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8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558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43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955篇
理论方法论   707篇
综合类   4354篇
社会学   61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明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思想基础、内容及其特点、实现方式四个方面说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的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追求的自由才是符合我国历史和国情的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经济学理论总是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体系下,既不能解释真实世界变化,也无力为乏力的世界经济开出药方。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却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功的经验,就在于不受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践的成功已经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神话",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严谨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是系统化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内在理论诉求。基于此,本文在厘清西方经济学话语特征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要突出国家主体性、阐释好中国道路、服务于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经历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之后,人们了解到作为当时西方社会根本基础之一的自由主义并不足以成为完美无缺的意识形态,它所强调的普遍有效性是可以进行质疑的。罗尔斯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平的正义理论以对自由主义作出修正,这个有关公正或者说是正义的理论,着眼于处理分配公正的问题,并着重强调两大正义原则以及其优先性,从而建立起平等的自由主义。同时本文根据罗尔斯所立足的“平等”与社群主义做出比较。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通过东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了东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阿拉伯旅美诗人和作家中,纪伯伦受美国文学特别是惠特曼散文诗的影响较深。两人的文学创作在语言创新、韵律感、色彩运用、叛逆精神和神秘主义思考等方面极为相似,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共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洪仁接受了中西文化并皈依上帝 ,其文化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既有对西方文化多方位接受和认同的趋新意识 ,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结 ,试图用附会中西的办法来规范中西文化。他的文化观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又有自相矛盾和不成熟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建设应该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融合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对其差异优劣有一比较客观平实的评价,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