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着重考察了《诗》中“兴”的含义,及在先秦时代的用法、目的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古、中古文献"之于"句用例中存在大量排叠形式和况用法,说明议论性是"之于"句鲜明的语用特色.这一语用特色是与其句法结构、语义结构的性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晏榕的短诗体现了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审美想像的主体总在现实中想像诗的世界,努力寻找诗的思维,力图突破语言常规.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正是诗人的特质.思维方式上,晏榕的短诗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注重意象营造;语言上,晏榕的短诗追求陌生化效果,设喻上力求远取.晏榕的短诗呈现出一个有别于现实的有生气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词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备受推崇。""是比喻还是类比?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大多认为是比喻。实际上,""一词含有两个意义,可指比喻,也可指类比。严格区分二者,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方法论意义在于:如果运用""的某个实例是类比,我们对古人论证的思想观点或许可以接受;如果是比喻,是修辞,我们对其论点则不必信从。通过界说比喻和类比,考察""的歧义以及"类"与类比意义的""的关系,明确区分二""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罗积勇  张秋娥 《殷都学刊》2008,29(1):121-126
《论语》中的孔子及孔门弟子之喻体一般是取人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作喻体,而孔子及其弟子所熟悉的领域也就是他们所用比喻中喻体的取向。其喻体取向分为五大类别,依其占全部喻体的百分比排序为:自然、日常生活、六艺及军事、手工业及经济活动、器物,体现出“近取”的比喻生成原则及特色。《论语》中孔子及孔门弟子之喻体取向特色是在言说方面具体贯彻孔子为仁之方而形成的。“近取”是孔子对前贤比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比德"是古代中国人观照自然的一种独特方式.比德的目的不在于关照自然,而在于"德法自然".其理论内涵远远超过了学界所界定的自然审美观范畴."比德"的范围很广,不限于山水玉石花草树木,还包括学界所忽视的飞禽走兽,其影响甚至渗入了古代的礼仪习俗."比德"的思想根源是"天人合一"自然价值观,其思维方式则是"引联类"的类比联想.  相似文献   
7.
”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思维论辩方法,它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认知心理。在现代教学中,“”的这种思维方法应该贯穿在语文基础教学中,在了解、掌握一种传统思维方法的同时,达到传承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以提高现代人认知事物的分析、理解、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的图形、图画中,有许多以隐语形式谐声取的作品。有的作者或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了谜底,有的则不甚明了。本文揭示了一部分图形、图画的隐语谜底,并分析了这种为趋吉迎利而谐声取的民俗心理、观念及思维模式,认为这种观念已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桂奎 《求是学刊》2013,40(1):127-134
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人们常常跨界性地攀附或援引史传、古文、绘画与戏剧等诸文类的专门性术语,以裨补难以自足言说的缺憾,从而形成"拟于史传"、"拟于古文"、"拟于绘画"、"拟于戏剧"等"跨界取"的修辞批评传统。这种批评传统既针对叙事文本,也针对写人文本。针对写人文本的各种批评术语又常常围绕两个关键词形成会通:一是小说与绘画、古文、戏剧等诸文体所共享的"代言"理论,二是凸显传统小说人物角色表演特征的"态"这一重要范畴。这种传统小说批评既有利于评论者便捷地阐释与评批小说文本,又有益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小说较之绘画等其他文类在叙事、写人方面的文体优势,还便于当今研究者据此顺藤摸瓜、探本求源,以更好地清点或整理中国的叙事、写人传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水族“双歌”的象征艺术特色,在于“选取”,“最经济”,而“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才能欣赏那表达的“微妙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