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传统知识的利用呼唤知识产权的保护,催生了传统知识的地源披示.传统知识地源披示有自愿披示、强制披示、许可证披示三种模式,根据对各模式的学理比较分析论衡,应选择许可证披示和强制披示二者结合的运作机制.针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发展,我国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汪梅枝 《广西社会科学》2006,(2):192-192,F0003
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是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自<论衡>问世至今都备受关注,尤其是近代以来,研究<论衡>者甚多,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哲学、政治、文化、教育、文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都有论著出现,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都有利于对<论衡>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更为可喜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原来被忽略的语言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训诂上.  相似文献   
3.
王充对魏晋经学产生了不少影响,这在王肃经学中得到典型的体现。王肃之父王朗在会稽任职时获得《论衡》一书,王粲将《论衡》一书带至荆州,王肃之师宋衷与王粲同为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因此王肃接受王充思想影响是很自然的事。王肃以求“实情”的治经态度对当时盛行的郑玄经学作了辩证地批判,这种治经态度和批判精神当多得益于王充。王充是东汉时期反对谶纬的健将,王肃亦反对谶纬学说,在经注中常对感生等现象作理性化的解说。王肃经注具有平易质实、简洁精炼的特征,这种风格与王充文学主张与文章风格等的影响有不少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衡》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政论散文著作,探析其文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论衡》的文章写作意义极大。《论衡》的文学思想是在王充朴素的科学精神,即"疾虚妄"式的批判、"求真美"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突出表现为"为世用""求真美"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王充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5.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  相似文献   
6.
丁四新 《文史哲》2006,50(5):43-54
在本性问题上,告子属于“无善无不善”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更近于扬雄“性善恶混”论,而与世硕、王充的观点不类;“有性善,有性不善”,则与世硕、王充“人性有善有恶”的主张相同。世硕诸儒与王充,在本性问题上观点是相同的。第一种人性主张,属于“性一”之论;最后一种,则非。因此主张“性一”的竹简《性自命出》(《性情论》)篇,不属于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和世硕这帮儒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学术大家,章太炎的特出之处在于,不满足于对具体学者、著述或思潮的考辨,而是“全史在胸”,借助旧学新知的融汇贯通,透视三千年中国学术流变,并试图为现代中国学术建立牢靠的根基。而1910年刊出的《国故论衡》,最能代表章太炎的学术风貌。这是一本精心“结构”的“著作”,实虚结合,充分体现了章氏治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研究方法与原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归组可使用"系联法"与"参照法"相结合以归纳同义词的方法;在进行研究时应研究并展示归纳出来的全部同义词组,举出例证,在此基础上描述专书同义词的使用情况并揭示其类型、特点及规律;研究古汉语专书同义词只能尽量做到"穷尽",而无法真正做到"穷尽";在归纳同义词时应遵循从宽的原则,这样才不会将有价值的东西遗漏掉。  相似文献   
9.
张岂之 《决策探索》2014,(10):16-17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有源头 中华儿女也称为"炎黄子孙",这有历史渊源。黄帝和炎帝是中华远古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经过文字加工,他们的事迹记载于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  相似文献   
10.
《论衡》同义复词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汉王充的《论衡》,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汉语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所用同义复词颇多,现有的注本对此或略而不释,或注、译有误。作者对误解的部分同义复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