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398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用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工具,其独特的表达功能可以满足网民特定的表达需求.特别是不同地域的方言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表达了网民的多种情绪以及调侃的心理.针对网络用语中融入方言词语的现象,文章对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的相关语料进行阐释,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的具体分类以及生成条件,深入探讨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产生的现实影响,以期了解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背后规律.  相似文献   
2.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志锋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该书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3.
4.
在这日益变迁的时代,多少时髦词语都像流星,快速升起、璀璨,再陨落,而"安全感"却是一个例外,犹如空气中的微尘,弥漫在现代都市的每个角落,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在这些奇妙的比喻中,数字词语比喻更是独领风骚.本文从智慧、德行两个方面来对数字词语比喻的喻义、用途、及其折射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讨论.试图用生动鲜明的例词来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数字为链的词语比喻使得词语的喻义更俱特色,也更通俗易懂,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大量的数字词语比喻来源于人们所熟悉,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传说,所以易为人们所记忆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谭世宝 《学术研究》2003,(9):125-128
本文试据《说文》列举若干具体例证 ,以说明《说文》有崇殷商有倾向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所讨论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在科技翻译中也存在。科技翻译应分两部分来考虑翻译原则:一部分是除核心词语以外的部分,这里基本不用考虑"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译文只求"准确,易懂"。另一部分是核心词语的翻译,即新出现的科技词语的翻译。翻译核心词语的时候,译者应该尽量争取做到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相似文献   
8.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对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的反映,是迄今为止语料量最大,词种数最多,发布单位最为权威的调查数据.这是一份反映了新闻语言真实面貌的言语词性质的词表.语文词是社会流通词语总汇中的主体,它有着高频性、高分布率、短小化的特点;从高频词身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社会发展与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解释了五个汉译佛经《大藏经》中的词语:消息、宁可、巨细、障石疑、缭戾,并一一加以溯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约翰·邓恩 (JohnDonne)《告别辞 :请勿悲伤》和秦嘉《留郡赠妇诗 (其一 )》的文体比较 ,略窥中英诗歌在文体上的异同。虽然两首诗的主题和创作背景大同小异。可是在文体上 ,两首诗又体现了英汉诗歌各自的特点。同为与爱妻的惜别之作 ,除了意象的选择和词语的运用各具特色外 ,韵律特征和句法差别也很大。究其根源 ,英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