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因其特有的历史背景,民间信仰体系中的神灵已是人格化了的神,而不再是尚未实现人鬼结合的神。城隍神代表清代的朝廷意志,官府往往充当朝廷在地方实行社会控制的代言者和执行者。土地神则代表地方势力,既包括基层城乡民众,又包括对中央有离心倾向的地方乡绅。国家政权与地方精英在祭祀事务上时而合作,时而斗争。总的来说,在豫北祭祀的争夺中,官方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2.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隶属于濮阳县教育局.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县第二高级中学,1985年改办职业技术学校,1995年创建成省重点,2001年创建成全市第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加入省农职业教育集团并任副理事长单位.20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全力打造豫北名校.学校先后被省人事厅认定为河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种植、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点,被省劳动保障厅认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多次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濮阳市优秀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3.
民元以来,具有悠久植棉历史的豫北借助华北铁路网的形成,改良棉种,改进技术,植棉业迅速发展,棉花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对豫北地区商业和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棉花种植在宋元初即有江南传入豫北,而豫北也在近代成为河南植棉业发展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民元以来豫北植棉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呈现哪些不同与过去的时代特点?本文试图以民国建立到抗战前豫北地区的棉花种植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导致中国外语学习者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操地方音的学习者的地方口音对英语学习构成的障碍。本论文旨在通过调查河南北部地区的英语学习者的方言习惯对英语学习构成的影响,查找解决该类问题的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地方外语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岩 《南都学坛》2003,23(6):106-110
娄家沟是豫北山村的典型代表,以其为个案可以折射出传统婚育礼俗变迁的特征:传统生育文化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制度形态和组织方式上,表现在家族制度和功能的弱化方面,生育观念尚未发生变化;70年代以后,传统生育文化有所回归。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是婚育文化研究的时间维度,地域环境则是空间维度,婚育礼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传统礼俗的原有制度约束趋于形式化。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豫北10年来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文章以豫北五市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所属26个县2000--2009年各县逐年人均GDP数据为测度指标,尝试采用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把人均GDP距平阵正交分解为空间函数场及时间函数,定量分析10年间豫北县域经济分异的总体演变过程及变化特征,描述了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促进豫北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医药传教与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从个案入手并凸显特异性、地方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首次以近代豫北加拿大长老会医药传教的史实与影响为例,在依据大量第一手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医药传教与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行了专门具体的发掘,并从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视角来诠释这种关联的原因以及医药传教的客观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豫北平原,花木茂盛,汤河之水荡起粼粼波光,汤阴县供销社把城里的超市搬进农家大院,从普通商业服务演绎为政务服务,在由323家农村连锁超市编织起的大舞台上,奏响了共建新农村的壮丽诗篇,成为我国乡村供销社的新风景.  相似文献   
9.
豫北滑县、获嘉县、辉县分布着几个蒙古族聚居村,依据家谱、碑文、地方志等综合考察,获嘉县张、可、冯三姓蒙古族、滑县可姓蒙古族以及辉县冯姓蒙古族系同源。该支蒙古族是元代蒙古人的后裔,他们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恢复了蒙古族身份。河南省蒙古族在对汉文化不断调适的过程中,从语言、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文化所融合,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蒙古族自然地对汉文化趋于认同和接受,与周边的汉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福公司在豫北地区建厂开矿,修建铁路,在掠夺豫北资源、加剧当地的半殖民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有许多新式工矿企业、新式学堂的近代化工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是畸形的,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豫北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