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4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厉以宁 《民族论坛》2002,(6):4-5,52
<正>加入WTO后,我们在工业方面有两大承诺。第一,关税率的降低。第二,领域的开放和准入。这两大承诺对工业增加了压力,工业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首先,政府职能转换,着重在对企业的管理方面。有一个简单比喻,假定给你一堆沙子、一堆石头和一堆水泥,怎样把它们拌均,最好的办法是放在搅拌机里,搅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三个层面分析 ,说明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原因和动力 ,同时说明了资产重组是完成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观产业结构升级和上市公司提高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甘肃资本市场的发展较为滞后,表现为市场规模狭小,体系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这种滞后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并由此造成其在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作用乏力。因而现阶段,应该从侧重其效用发挥的角度来建设和发展甘肃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中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一是产权问题,二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是否相容的问题。绕开这两个问题去谈改革,肯定是徒劳无功之举。因为前者决定了中国企业行为政府化,而已经政府化的企业无法适应日渐市场化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现状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引起的。这个深层次问题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所有权问题和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问题,其实质就是国有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经济法则能不能相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新的更深层次的战略性调整,在新的形势、新的理念、新的机制下推进国有企业新一轮的并购重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资产重组的绩效之谜需要实证的经验结果进行解释。本文使用2000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重组前后共4年的绩效按照得到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4年间这些公司的绩效变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除了收缩类公司的绩效在重组两年后发生了显著改善之外,其他类型的资产重组并没有使得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资产重组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寻找外部开放与内部改革之间平衡点的关键。从徽商银行的特殊性出发,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城市银行走出困境的方案——资产重组。以徽商银行成功资产重组为案例,分析其过程,从而为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模式的正确选择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长胜 《理论界》2000,(5):19-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集中力量 ,加强重点 ,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从沈阳市房地产业自身发展考虑 ,要提高国有经济对房地产业控制力、影响力 ,通过资产重组 ,培育大型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集团。一、实施资产重组 ,培育大型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集团的必要性近年来 ,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鼓励住宅建设投资 ,积极拉动住宅消费的需求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使房地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 ,实物分房的终止也必将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 ,沈阳市房地产业的“松…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上市公司基本特征和证券市场资产重组行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浙江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目标、原则和操作思路,可以作为政府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间的兼并作为资产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活动、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 ,然而企业在兼并过程中 ,无论从数量、规模和范围等诸多方面看 ,均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中国国有企业与美国企业之间的兼并进行比较 ,说明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就在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