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8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不断深入的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改革,越来越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便更好地传授体育知识和管理学生,诞生了一种以赏识教学来驾驭学生的新模式。本文浅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探讨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措施,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正容 《科学咨询》2003,(16):25-25
人性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和受他人的重视,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母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其实学生同样也总是希望和期待着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常常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回想一下为什么那些经常被你表扬的学生会很喜欢你而且表现越来越出色,而那些常被你喝斥的学生会反感你而又总不见起色呢?那是因为即使他们有想进步的愿望也被你给浇灭了.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要扎实有效地做好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赏识鼓励,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4.
章中林 《社区》2014,(25):55-55
如今,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被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是惩罚依然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棵树没有经过风雨,它就扎不牢根,一个孩子没经过惩罚,他就长不健康。适当地惩罚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孩子找到做事的界限,成长的方向。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自我意识就会膨胀,为所欲为而没有规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和人交往,更不能适应社会。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惩罚孩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5.
种学燕 《职业》2017,(30):52-53
本文就技工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观点:学会欣赏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重塑他们的自信心;注意对孩子的关爱方式,"因生施爱",充满艺术性的心灵沟通;发掘家校合作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各自独特的教育功能;民主公开透明地制定和利用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学生共同成长,会发现教育工作也可以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明显束缚了学生的创作个性,这一弊病同样使学生缺乏写好作文的创作原动力。利用赏识教育,找出其闪光点,从一字一句一章一文,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致,使其原动力不断滋生,源源不断,成就佳作。  相似文献   
7.
翟纯国  闫文华 《职业》2016,(20):36-36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就赏识教育阐述了自己的几个观点。认为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采取赏识教育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让教师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职业类院校学生的现况,充分利用赏识教育,让学生们在赏识、赞美、鼓励中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8.
郭守凤 《职业》2014,(12):51-51
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它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质疑、探索,才能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在不断的合作中逐渐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就如何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这一原本在家庭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历经波折,并一直被认为是学生没有考上本科院校才就读高职学校的,无论是从社会角度、家庭角度还是教育工作者角度,对高职学生的态度并不友好,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自卑,于是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突出的“赏识教育”就在高职院校里显出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而赏识教育方法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适当应用,能够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班集体建设。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及赏识教育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出发,对当前在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