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代的"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用来进贡与贸易交流的一种珍稀商品。因其独特魅力,唐代诗人创作了五十三首"瑟瑟"诗,诗作中对"瑟瑟"既有传统释义的承续发展,又有首开先河的新兴释义。诗人将"瑟瑟"以物代色,借用其明艳亮丽的色彩转喻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极大地丰富了诗歌创作色彩层次,并提升了唐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死亡委婉语。两种语言均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构成委婉表达,并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说明两个不同语言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一致性和相似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则体现出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计及表面光学声子的作用以及像电荷的作用,采用变分方法对一些材料外表面束缚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和自陷能作了数值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发现:对于Ⅰ—Ⅶ、Ⅱ—Ⅵ,Ⅲ—Ⅴ化合物的外表面,均可形成稳定的束缚极化子,且由于表面光学声子的作用,使这一杂质态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
介喻是当今最为敏感的修辞格之一,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本、喻体间的差值”和“辞格本体的外在义”等两方面。 其语用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基本的和文化的。由于敏感,它常常会带来文化的烦恼。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隐喻意识的提升对帮助学生加强词汇记忆有着重要作用。教学实验表明:很多比喻性用语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喻题或源域,用喻题或源域来对词汇进行归类有助于记忆生疏的比喻性用语。因此,有必要多组织一些旨在提高语言学习者隐喻意识的课堂活动,将隐喻意识变成词汇习得的一个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三分方法为基础,对牟宗三的坎陷概念进行诠释。依据三分方法,文化结构可以分为体欲、智识、道德三个不同的层面。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道德,不重视智识,要发展民主和科学必须在传统基础上"让开一步"、"下降凝聚",同时又要"摄智归仁",保留自己的优势。牟宗三创立的坎陷概念集中概括了这些内容,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多用譬喻形成博喻,是《荀子》文章构成的一大特色。其博喻有描绘性与说理性两种类型。描绘性博喻指用多个喻体来凸显本体事物的某一特征,重在对本体的描述说明。说理性博喻是指博喻的各个喻体本身就是一种事理甚或是一个带有故事性的事态变化,本体是要证明的观点或者是由喻体推出的结论。因此,博喻在《荀子》中不只是修辞手段,而且具备说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起源于人体对世界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反映到表身体部位的人体词的意义中,这些意义往往带有厚重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汉俄语中与人体词"脚-нога"相关的隐喻和转喻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脚-нога"所衍生的隐喻与转喻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转喻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语言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一个重点应加以重视。把转喻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