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国龙 《创新》2009,3(12):76-78
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大量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农民工首当其冲,出现了“返乡潮”。在我国就业形势已经比较严峻的前提下,农民工“返乡潮”加剧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返乡潮”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培训加强就业技能;创新失业保险金使用来稳定就业岗位;采取以工代赈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业预警机制等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一萍 《老友》2021,(4):56-57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一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变成城镇居民。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在城镇奋斗久了,想回乡过田园生活。与返乡潮相对应,农村宅基地及农房继承问题颇受社会关注。前不久,有读者来信,反映其退休后想回乡居住,却因乡下祖屋继承一事,与同胞兄弟发生纠纷。本刊现邀请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农房继承问题进行答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年关将近,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出现民工"返乡潮".此间有评论认为,农民工返乡不是坏事,原因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农民工返乡有助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0世纪末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决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研究发现,近30年来,接受过较高教育的流动者返乡的可能性平均更低,这一模式在各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尽管如此,近年来,拥有农业生产技术的男性流动者更倾向于返乡,且相应效应不断增强。健康状况对流动者返乡决策的影响较为复杂;各时期因健康状况变差而"被动"返乡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持续发生。文章认为,流动者往往根据自身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决定是否返乡。到目前为止,"返乡潮"并未引发人力资本较高的流动者选择性地回流,其对传统人口流入地"用工荒"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短缺程度的加剧,而非优质人力资本的流失。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5,(10):7
走企业,进车间,常挂在他嘴边的是:有需要,打电话;下乡镇,访农户,走时不忘说:有困难,来找我……不论是农民工,还是企业家,凡是与钟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李华星局长打过交道的,说起他都会感慨:他是我们的贴心人、知心人和放心人。情,是驱散雾霾的艳阳2008年,金融风暴导致农民工返乡潮如海啸般席卷全国,钟祥市就有8000多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丢了饭碗的农民工着急,身为就业局长的李华星更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外出和返乡:村落文化的解构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新坤  习强 《兰州学刊》2010,(3):106-109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大规模地外出务工,导致传统村落结构逐步解体和传统村落文化继替逻辑的断裂。与此同时,农民工周期性返乡,特别是金融危机可能导致永久性返乡,在带来村落文化复兴的同时,促进了村落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以往相对稳定的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探讨了农民工返乡的现状,然后考察了农民工返乡给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社会治安新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返乡潮"的影响、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始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使中国一直备受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工厂、企业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形成了巨大的"返乡潮".本文从农民工失业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农民工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9年春节前河南省提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河南省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年龄增加,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加重,男性农民工受影响程度略大于女性,农民工务工行业多集中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及机械制造业。将这些特征与河南省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主流群体的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就地转移的需要等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