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72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覆试与当时的科场风波密切相关 ,其或因朝臣党争而起 ,或因知贡举者失和于权贵而行 ,长庆以后的子弟问题在历次覆试案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覆试内容与省试相同 ,进士试诗赋杂文 ,明经帖经、墨义。初试及第者覆试中普遍有所刷落 ,主文试后也会受到外放惩处。唐五代之覆试与中书门下的考覆分别在形制、权力两方面影响了宋代殿试的产生。宋太祖、太宗之世 ,作为唐五代科举考试拯弊补救措施的覆试 ,不仅本身扩大范围而制度化 ,其中又且衍生出宋代集权表征之一的科考最高形式——殿试。“覆试”、“考覆”及今日之“复试”三概念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左传》中的“所”字,除了48个名词用例外,其它414个用例都是指示代词。联系篇章功能分析,它的特点有三:是“非定指”的;起语义照应作用;起标示主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位结构反映了人脑的思维特征和一般规律,并且对推动语篇发展和保持语篇连贯有重要作用。语篇的连贯不是居于小句首位的主位形式上的连贯,而是主位述住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在关联原则的引导下合理分布,建立相互联系。人们以主位作为思维的出发点,依据关联的原则而展开,形成完整的语篇。分析了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关联原则和主位述位模式如何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理解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中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并参证相关作品,论述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沈约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相似文献   
6.
主位述位在科技翻译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位述位的关系问题是话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主位述位所负载信息的分布,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各自在词法和句法上的特点,可大大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建立题库:教考分离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考分离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建立题库正是改革传统考试制度 ,实现教考分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教考分离是我国高校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考分离来检查教师教的效果,督促教师依纲施教,把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之中。检查学生学的程度,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探讨了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含义及实行该制度的基本条件和对试卷的要求,阐述了教考分离的优缺点,并就如何改进教考分离考试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位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概念,有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3种类型。主位推进模式主要有效射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在议论文语篇中,人际主位运用较多,推进模式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诗经·卫风·考》是隐士抒怀明志之作。诗篇具体生动而全面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情趣,突现其幽独之乐、拔俗之标、坚隐之节,表现出旷达闲适、和乐静穆的情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对后世隐逸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