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91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该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 ;加强教育投入 ;要求劳动者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就业观念 ;对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劳动力非智力因素越来越被重视 ;劳动技能的快速更新 ;适当调低简单劳动力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美国社会保障:趋势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国社会保障的未来趋势是:预期寿命延长、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退休人数增加、退休年龄不断提前,这些共同加剧了社会保障收支不平衡状况,企业成为社会保障的生力军,社会保障事业出现私有化和私营化苗头。其借鉴意义:重视预期寿命延长对社会保障的压力,及早为延长退休年龄做好准备工作,重新定位企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改善社会保障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领域热点,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在此情况下,总结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开展相关改革十分重要。本文对较早开始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改革进行分析探讨,对我国制定合理有效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自然人能否与聘用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是一个困扰劳动争议审判的普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大量退休人员仍活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如果这些人员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走上工伤维权的道路,必然要确定其与聘用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而现行法律、法规则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司法审判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下,OECD国家普遍出现了少子老龄化危机。根据建模与实证分析,少子老龄化导致老年抚养比上升是造成养老金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而提高退休年龄将降低老年抚养比并有助于改善养老金收支平衡。基于此,大多数OECD国家都进行了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其主要经验为:根据人口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进行退休年龄调整;在一定周期内小步渐进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并设置了改革的窗口期;为避免改革的经济效率损失,建立了弹性退休政策、老年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等辅助机制。OECD国家的经验对我国提高退休年龄的条件以及政策设计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丧失劳动能力的年龄相应地推后,加之目前我国的退休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必然。文章从心理资本的视角下,通过调查研究得出:1.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提高人员心理资本;2.不同特征的人员心理资本有所差异,其对延迟退休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各人员心理资本与接受延迟退休的程度不同,我国的退休年龄政策应该在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设计合理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仍在从事工作的,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直以来因劳动关系是否失格问题,引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法学界广泛争议,给工伤认定和司法判决带来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样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或劳动仲裁或司法调解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为此,笔者在厘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认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遭受事故伤  相似文献   
8.
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同龄退休,不仅仅是基于性别平等,保障女性权益,更重要地是提高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文章用数学方法测算出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后,对女性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咨询台:我是一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在为职工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我碰到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从职工申办退休手续起到得到批准,再到开始支付养老金,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养老金又是从被批准退休的时间开始支付,不往前补发,那么这个期间职工的退休金损失应当由谁承担?二是如果职工到退休年龄,但本人不配合公司办理退休手续,导致退休手续延期办理,责任又应当由谁来承担?读者蒯亮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意见》(简称《意见》),规定了不得列入裁员之列的人员。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6种人外还另外列入了2种人: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