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天润 《职业时空》2008,4(10):140-140
英汉翻译中既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又要使译文通顺流畅,才能完整地实现翻译的目的。英汉之间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导致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英汉翻译中常常需要调整视角才能在译文中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听、说、读、写、译能准确反映出一名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掌握程度 ,而若想译得准确、流利 ,这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着重阐述了翻译(英译汉 )的标准、方法和若干实用的基本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 :转换法 ,增减法 ,正反、反正表达法和分句、合句法等。如掌握了这些技巧 ,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语篇在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译文的通顺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语篇与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以及语篇与译文的通顺等两个方面对语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习惯思维看来 ,似乎已经是恒定不变 ,无需再深入思考的了。然而 ,面对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日趋高度社会化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现有相关论述的不足与缺陷渐渐地显露出来。因而 ,有必要在现实基础上对其普遍性程度 ,以及与现实的是否一致 ,进行更为深入地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葛浩文的助推下,莫言成功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葛译"无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本文选取《红高粱家族》片段翻译,从词句到篇章、从细节到整体各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剖解。经分析,在英译中国文学过程中,葛浩文尝试在"忠实"和"通顺"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实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葛译"也代表着当前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学的正道:中国文学要先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及转换形式的标准应该为“忠实”、“通顺”两个方面,“忠实”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通顺”则是指通顺易懂、符合规范,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标准是"忠实"及"通顺",并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在科技翻译工作中达到这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英汉翻译应体现汉语表达的节律特点,这既是体现译语特点的需要,也是确保译文通顺的需要。现代汉语节律特征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音步上趋偶求双,声调上平仄相对,音顿上整齐对称,音列上长短交替。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体现汉语的这些特性,并通过各种方法使译文在音步上整齐匀称,在声调上平仄相间,在音顿上平衡对称,在音列上长短交替,使译文真正做到流畅通顺。  相似文献   
9.
自称"一团矛盾"的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他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一生以"文章可幽默,办事须认真"为座右铭,尽情工作享受生活。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始终以边缘姿态游离于主流之外。本文试图从人文精神这一独特的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观作出新的剖析,意在彰显林语堂翻译观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京华烟云>包含了部分中国诗词佳句的翻泽,可视为翻译实践的范本.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为视角,探析诗词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特点及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