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六霍起义、鄂东黄麻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并称鄂豫皖边区三大武装起义。由六霍起义武装组建的红三十三师,是鄂豫皖边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起义胜利后创建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是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整个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六霍起义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其经验,对于认识皖西乃至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探索和反映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3.
1931年江淮地区普遍遭遇大水灾,致使城乡民众生活窘迫,农村经济更处于破产的边缘,进而加剧了革命危机。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救济工作,采取了施粥放粮、拨款救济、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并与国民党统治地区发生的严重灾荒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而进一步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检察制度都是人民检察制度的雏形,具有伟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特点.二者均在议行合一的体制下产生检察机关,行使一般法律监督权,检察工作主题相同,都没有设立统一的检察机关,由几个部门共同行使检察权.鄂豫皖区的检察机关创立时间最早,检察制度规范颁布最早,检察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之外;而中央苏区的检察机构设置丰富,建立了军事检察机关和群众性组织,法令制度相对完备,公诉权中包含抗诉权.  相似文献   
5.
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安徽省金寨县视察指导工作。霏霏细雨中,总书记缓缓地走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悉心整理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红色缎带后,深深地三鞠躬。随后,总书记瞻仰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者使用的粗糙枪支、从金寨县开始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曲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斗争形势图……总书记一次次驻足凝视、一次次陷入沉思,并不时地询问起有关细节,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中华魂》2013,(9):44-47
在红军时期,郭述申曾是一位显赫的高级将领。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27军(军政委)、红28军(军政委)、红25军(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深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是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董必武是鄂豫皖边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播火者,中国共产党在该区域创建的鄂豫皖根据地在极盛时期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大别山精神。因此深入研究董必武在鄂豫皖边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加强凝练大别山精神,对于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弘扬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