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怀诗》洋溢着"工为复义"的"隐"美和"巧为卓绝"的"秀"美,体现了魏晋五言诗歌艺术的新成就和新魅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问题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文心雕龙·隐秀》篇已成残篇,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刻本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本,此篇自“始正而末奇”至“朔风动秋草”的“朔”字共四百字整为阙文,此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所缺四百字,正合一板。明代诸刻本也沿袭了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得到了改变,据载,先是明末人钱功甫从阮华山那里得到宋刻本《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3.
正始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深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隐秀之象”。“隐秀之象”的特征为圆融会通与圆融蕴藉,前者既有象征意义,又不拘泥于某一确指之义;后者则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表现为委婉、含蓄、朦胧而多义。正始名士重“意”,主张“得意忘象”,但亦不绝弃“象”,而是要求“寻象以观意”,从而形成诗歌创作中意象融合、形神互济的表达方式,即在形象的描写中,追求意的深邃以及神的远邈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隐秀"论,强调"隐"与"秀"的契合和"余味曲包",这些特点已符合意境的审美要求,因此,隐秀就是意境的最初形态.但隐秀的"秀"是一种局部的美,意境的"境"是一种整体的美;隐秀通常指一种含蓄的风格,意境指的是作品的韵味与风神,隐秀为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意境是对隐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对《隐秀》篇的论述对象历来有各种不同的阐释 ,这些观点还不足以全面概括《隐秀》篇的含义。根据《隐秀》篇在创作论中的位置和地位 ,可以把《隐秀》看作是刘勰提出的艺术传达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既包括理想的艺术传达过程 ,又包括理想的艺术传达结果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隐秀中隐以复义为工的隐,还是谐隐中遁辞以隐意的隐,还是隐括词中索幽隐为诗赋的隐,强调的都是文外之重旨,即隐藏在表面文字之后的意义。虽然他们所隐之义有所区别,但是隐之所以为隐的本义和内涵却不曾改变,都具有隐蔽、隐藏、隐讳、暗含、委婉、含蓄等特点,都是儒家含蓄深沉、温柔敦厚的文化品格的体现,也是刘勰宗经、征圣一贯追求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8.
《文心雕龙》是产生于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论巨著 ,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对后来的中国文论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即使到了近代也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审美范畴的角度 ,以风骨观、隐秀观和奇正观为切入点 ,具体考察《文心雕龙》在近代文论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学观,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隐秀观"对诗歌的创作、鉴赏以及英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隐秀观"的角度分析了唐诗中数字模糊表达的方式及功能并对其在英译过程中的虚实转换策略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诗翻译模糊美中的隐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词的模糊美在英译过程中的流失成为诗歌翻译的一大憾事。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的文学文本的隐秀观给诗歌翻译提出了借鉴方法。译诗应当像原诗一样有隐有秀,隐秀适宜。本文试图在隐秀观的观照下,对原诗词的模糊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诗词模糊美在翻译过程中的保存和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