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禹贡》巨大的历史地理学价值为学术界所公认。《禹贡》中的黑水问题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对于黑水是否存在、其数量与分布范围如何,一直聚讼纷纭。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关于《禹贡》黑水问题的研究脉络,并重点回归《禹贡》原文进行文本再解读,可以判定《禹贡》中的黑水是确定存在的,且分为雍州黑水与梁州黑水两条,雍州黑水位于今临洮、羌中以东与陇山以西之间地区,梁州黑水位于今四川成都、重庆一线与石棉、宜宾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梳理古代雍州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结合现今西安市的地理区位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战略预期,探讨了雍州与西安在政治地位、地理区位等方面的耦合度;同时,参考“雍”字的字义、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当前西安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拓展水域环境的举措等因素,认为“雍”作为西安的简称,有较大程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南朝时期,雍州中下层豪族作为一支非士族力量,在南方政局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刘宋至萧梁,雍州中下层豪族在政治、军事上经历了一个兴起—极盛—式微的发展过程。这既与整个雍州地方社会势力在南朝政治中进退荣枯的发展曲线大致契合,同时,更与雍州中下层豪族社会地位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雍州士族制地方社会逐渐重构并发育成熟,雍州中下层豪族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而正是这种社会地位的下降,在政治层面上影响了雍州中下层豪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孝武帝与竟陵王诞曾先后出镇雍州,与雍州地方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孝武帝依靠雍州势力上台后,竟陵王无疑对孝武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所以孝武帝必欲诛之而后快.经历此事,孝武帝意识到由宗王镇边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对方镇格局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一措施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边异姓势力的兴起和刘宋政权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人文杂志》2004,(4):131-135
雍州的数百杂祀是秦民间宗教的具体内容的反映.它们可分为天文诸神、生产和生活之神、人鬼和其他杂神三类,天文诸神蕴涵着数术意义,其他神灵则跟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宗教学角度看,它们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属于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6.
南朝时期,雍州中下层豪族作为一支非士族力量,在南方政局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刘宋至萧梁,雍州中下层豪族在政治、军事上经历了一个兴起一极盛一式微的发展过程。这既与整个雍州地方社会势力在南朝政治中进退荣枯的发展曲线大致契合,同时,更与雍州中下层豪族社会地位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雍州士族制地方社会逐渐重构并发育成熟,雍州中下层豪族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而正是这种社会地位的下降,在政治层面上影响了雍州中下层豪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伐重镇战略在汉南的推行 ,引发了雍部的持续蛮乱。吴兴沈氏与雍州豪帅的结盟 ,既成就了剿蛮事业 ,亦推进了两者崛起的步伐。对元嘉北伐的不同态度及事功去就的现实选择 ,使得同盟的解体势所难免。凭恃军勋战绩厕身士伍的沈氏 ,所以未能得志于孝武之世 ,与家族秉性干系甚大 ,而其与雍州武装的疏远 ,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其后 ,沈氏宗人的干谒营进 ,极大地恶化了与雍州豪帅的关系。惟其如此 ,后者在宋季萧沈对抗中投入萧氏阵营 ,助其翦灭沈攸之事变。要之 ,与雍州豪族的分合 ,深刻地影响了沈氏家族在刘宋时期的进退荣枯。  相似文献   
8.
襄阳地区的武力豪族是支撑南朝宋、齐、梁三代的重要军事力量,其主要由秦陇、河洛的侨寓士族和汉水流域的土著豪族组成。其代表人物多凭藉武力勋功进仕,有的位列朝廷显职。不过,在崇尚士族门第的南朝社会,作为门风尚武的晚渡士族和地方土著豪族雍州豪族的社会地位偏低,其入仕道路不畅。这种差异也直接导致了这个地域势力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河西"一词在司马迁的时代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洛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一小块地区,一是指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到了东汉,河西仅仅指今河西走廊一带,三国、魏晋、南朝一直延续这一用法.但是在南北对峙时的北方,情况稍有不同,河西除了指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外,最普遍的含义是指东起今山西吕梁山,西到今甘肃、宁夏两省间的那一段黄河之间的一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次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唐永徽年,雍州蓝田东悟真寺,寺居蓝谷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像持北寺隒,更修别院,大石横嶷,甚为妨碍。乃以火烧水沃之令散,终无以致。"(《敬佛篇》,第487页)按:"有像持北寺隒"文义不通。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唐永徽年,雍州蓝田县东悟真山寺。寺居蓝谷田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僧于寺北隒,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