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后现代哲学家韦尔施解构传统美学并重构美学。他一方面联系传统美学,一方面面对现实的审美化景象,对美学的基点———"审美感知",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法重新阐释,扩大其内涵,认为其内在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类存在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从而将美学上升为一种元美学,第一哲学。这种美学的扩张有可能导致美学取消主义,但也为美学反思和更新自身开辟了视野。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反思了当代的泛审美化现象和传统美学的危机,提出了建构新美学的主张,认为这一新美学应该是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应该是多元化、跨学科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4.
张青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9):101-107
对感性的关注是西方现代哲学中较为突出的知识传统。在这一传统中,无论是从积极的面向来审视,还是从消极的面向来思考,感性都会被赋予重要的社会价值,成为肯定或否定社会与人性的尺度。"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寄予了作者本人深沉的社会关切。但就这一概念的内指来看,它并不属于马尔库塞的专利。很多学者都曾经对感性在当代的呈现有过关注,韦尔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韦尔施的重建听觉优先性的观念是在20世纪末,更是处于消费社会的浓郁氛围里。这两位学者都赋予人的感性以变革性,都将其视为医治消费社会弊病的良方,但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革命性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5.
舒斯特曼和韦尔施这两位当今国际美学界的重要学者,在审美伦理方面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现代性的理性至上和各种恶性区隔,反对审美现代性的区分逻辑,在美学与伦理学、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都更关注两个领域的联姻,这顺应了后现代的跨越边界和填平沟壑.但是,舒斯特曼强调审美对伦理的渗透,却忽视了审美对伦理元素的汲取,在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最终走向差异、多元的伦理审美化,这折射了后现代自身的矛盾,即一方面反思、克服现代性,另一方面却以同一原则消解自身,为了历史而放弃价值观的东西.韦尔施则为差异的后现代审美寻求基础和确定性,从伦理角度寻求审美的普遍共享性,在维护多元性的同时,更倾向于对共享价值的追求,与后现代的第二阶段,即正在兴起的“第二次现代性”、“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德国后现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名字出现频率较高,他的理论被当作肯定或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西方权威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他的理论不仅不能为中国美学当前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提供任何证明,相反,我们看到了他对伦理学和认识论等纵深层次审美化的论证."审美化"概念涉及到韦尔施美学的审美中断、盲点文化、艺术的双重结构和重构美学等问题;作为比照,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中西"后学"之间的真正差距.  相似文献   
7.
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作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一个主要西方理论资源,其日常生活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上的审美化思想,多为中国学者忽略。韦尔施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必然,视欲望快感和经济策略为其动因,只具有浮光掠影的肤浅价值。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不应在先已被高度审美化的语境中锦上添花,反之可以表现叛逆和崇高。所谓认识论的审美化,是指美学公认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直观形式、建构性、可操纵性、歧义性等,不仅是艺术的专利,而且变成了现实认知的基本范畴。韦尔施将这一传统上推到康德和尼采,应是显示了用以美学为代表的后现代文化来解构以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性的苦心,它虽然或者多半只是后现代主义鼎盛时期的一种美学乌托邦,然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认识论审美化的区分、辨析和升华,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重构美学的思路,都可谓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8.
张法 《中州学刊》2012,(1):103-108
西方美学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里有三种态度:一是肯定和宣扬者,以舒斯特曼和曼德卡为代表;二是否定者,以波德里亚为代表;三是既否定又肯定者,以韦尔施为代表。肯定和否定都有不同的理路:曼德卡从批判传统美学入手,舒斯特曼从杜威的实用美学进入,波德里亚从后现代的符号学展开论述,韦尔施则从后工业社会中电子经验和非电子经验两种形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