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韩是近邻,两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书同文”,文化交流便利.唐宋以来,随着交往的密切,很多唐宋词被传播到了韩国,对韩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韩国文人对唐宋词的接受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多采用联章体,二是步韵,三是效体.他们在词的创作实践中,既与唐宋词原作相互呼应,也有自己新的发展,经历了由模仿到自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櫽括"是将其他的文学作品加以改编、剪裁,使之成为词的形式的一种创作方式.在韩国历代词作中,可以发现一些以中国文学作品作为櫽括对象的作品.在汉籍东传与接受的背景下,考察崔执钧[剔银灯词]、郑球[清平乐]<管城子>、申光汉[忆王孙]<戏赠童女八娘>、洪迪[念奴娇]、赵冕镐[洞仙歌]<櫽括〈桃李园序〉>5首韩国櫽括词的创作情况,可以发现韩国历代文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偏爱,也折射出中国文化对韩国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