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代进 《社区》2009,(20):37-37
离开故乡已有25个年头.可故乡的黄梅戏却是“月亮走,我也走”,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牵动着思乡的心绪。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黄梅戏的节拍和韵律,3岁的小孩唱一段黄梅戏,是司空见惯的事。自发苍苍的老人,更是黄梅戏的高手,不仅能唱.还能作出相当难度的表演,并能讲出“男花腔”、“女平词”以及如何走好台步等戏曲理论。  相似文献   
2.
黄梅戏旧称黄梅采茶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形成于安徽安庆,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地理环境和地理文化的深刻影响。现阶段,黄梅戏的发展遇到了困难,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需要做出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是在安徽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其唱腔柔美动听,表演自然淳朴,唱词有很强的亲和力,表现内容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人情味,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她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髓,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笔者认为将黄梅戏引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中国戏曲教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佛门历来推崇亲禀释尊、代代相承.因为,辞亲割爱出家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证悟;然证悟及成就与否,除自身根器外,还建基于圣者(诸佛)的加持.诸佛的数量不可思议,每一尊佛的加持也不可思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更是不可思议.但这些无尽之加持,必须经由传承清净的历代祖师及自己恩师为媒介才能得到.而且,惟有师资相承、授受清净,方能确保正法之流绵绵不绝.权实同彰、教观并举,心印昭于日月、传习遍于华夷的天台一宗,虽被学者目为"远禀释迦"、"遥宗龙树",然其中净相传承之密意,却万万不可轻忽——智者大师若未能于净相三昧初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决不可能九旬谈妙极教网之幽深、十乘修心备观门之攸致,更不可能有嗣后的教缘时进、化以机兴,驾贤首慈恩而独盛,并黄梅少室而争芳!故从究竟了义层面而言,各宗各派,无不灯灯相续、祖祖相传.但是,降及明代、特别是明中、晚期,陆续出现了一批师承不明的尊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本文试图对其中最为高洁著声者("明末四大高僧"除外,因为讨论其嘉言懿行的论著已如汗牛充栋)的事迹作一番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民间戏曲在当下要实现艺术传承和繁荣发展,就必须重视如何提升其社会认同度的问题。因为,社会认同度越高,其审美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当前社会风尚、文化潮流和社会心理向度与大众的艺术认同度及审美接受存在密切关系,地方戏曲的传承者应重视这种关系,并去应对大众艺术认同度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梅戏曾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是风靡全国的著名剧种。近些年的衰落是由于文化冲击、市场变化、商业模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黄梅戏要想重现昨日辉煌,必须进行改革。目前黄梅戏的改革所受诟病颇多,原因在于其改革放弃了黄梅戏淳朴自然、优美细腻、质朴清新的艺术特质。在坚持黄梅艺术特质基础上进行改革,西方音乐剧在音乐、舞蹈、题材等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有益于黄梅戏改革之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黄冈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鄂东门户"之称,是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全国六座禅宗祖庭,黄冈独占两座,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的美誉。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  相似文献   
8.
甘琴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82-83
黄梅戏舞台表演艺术的信息系统包括表演系统、音乐系统、美术系统和文本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黄梅戏音乐系统的构成来看,黄梅戏音乐信息系统包括声乐信息系统和器乐信息系统两个最为主要的方面。黄梅戏曲调是黄梅戏唱腔和器乐系统的内在灵魂,在声乐方面,它是黄梅戏唱腔音乐符号的构成;在器乐方面,体现了伴奏乐器的类属和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9.
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简析黄梅戏的语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运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从语境因素的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简要分析黄梅戏这一戏剧曲目的语言特征。根据黄梅戏语言的地方性、喜剧性、雅俗共赏性特征与语域理论三要素之间的联系来探讨语域理论在戏曲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梅戏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由民间艺人为谋生计而带入安庆.黄梅戏念唱以安庆地方话为基调,同时汲取徽剧、京剧及秦腔等戏剧的精华.黄梅戏在上海发展演员大开眼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严凤英、王少舫两位大师相互切磋技艺,成了舞台搭档.黄梅戏从国内唱到国外,独树一帜.在继承和发扬黄梅戏传统艺术上,不失时机地谋求发展推陈出新,营造繁荣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