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5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191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607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8304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称“新感觉派”后起之秀的黑婴是唯一一位跻身于1930年代中国主流文坛的南洋华侨作家。这位生于荷印棉兰,长于广东梅县,深造于“魔都”上海的新一代南洋华侨,在“民国时态”浓郁的南洋氛围中登陆沪上文坛。在此跨文化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中,黑婴经由“乡愁”的激发与引领,讲述了新一代南洋华侨青年的苦难、迷惘以及艰难的蜕变。今天看来,这种包含着独特生命体验和丰富历史痛感的文化乡愁,正是南侨作家黑婴在“华文文学”和“海派文学”的脉络之外,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真正而独特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2.
The interactional, interdependent, and dynamic na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has made value management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ssue for both academicians and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studies on this topic have mostly focused on managing value co-creation in isolation from the wider relational context without completely capturing the influence of other value processes on value co-cre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roader pic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management by providing a model based on interlinked value processes, namely, value communication, value appropriation, value measurement, and value representation. We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based on 86 interviews with managers of both customer and supplier companies, which operated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nagement of value co-creation implies considering complex patterns of interconnections with other value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will shed light on the centrality of value appropriation to co-create value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value representation to coordinate ideas and enable future co-creation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Scholarly textbooks often follow a logic where suitable empirical cases are selected to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points that we as scholars want to make. But what would happen if we would do the opposite: build a textbook on a novel written by a novelist for such purpose and let the theories explain the actions and emotion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 and reflect upon our experiences of co-authoring a textbook in organization theory together with a professional novelist. We argue that the novel can function as an eye-opener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forcing us to look beyond more static and rationalistic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stereotypes of such. We build and relate our experiences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about using fiction in scholarly work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of such genre-bending work when we bring in flesh and blood into the analyses.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老了》写于1991年4月,彼时作者的生理年龄与诗中感悟分别处于跨度相距较远的不同生命时段,由此在形成诗歌内在张力的同时,也使阅读必须面对在“四月”与“衰老”之间存在的强烈反差,问题由此被提出。对这种反差的成因分析是从文本的抒情节奏、抒情肌理以及价值立场与生命观等方面的异质特征切入,解读其在诗歌渊源上与博尔赫斯、聂鲁达等世界诗人之间的互文关系,进而追溯至作者西川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对阅读经验的习惯性倚重。  相似文献   
5.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6.
单词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建筑材料的作用。很多人在阅读英美书刊或文章时常常被一些寓意深刻的词汇难住,即使查过字典后往往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旨在探讨一部分出自文学典故的英语词汇的来龙去脉及其用法,从而使学习者加深印象,记得牢固,用得恰当。除此之外,本文希望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开阔视野,了解英美文化,进而领略英语原文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学移情原理消除师生的情感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无论这些因素多么错综复杂 ,主要还是来自教和学两方面。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从而形成互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文章将着重讨论师生间营造互动关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情感与移情  相似文献   
8.
深大外语系把若干计算机软件应用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写作课教材系列。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修写作技巧,且能为教师节省大量时间,使教师有可能对学生作更多的个别辅导。同时,学生在上写作课的过程中还能掌握一种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技能。近十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是史无前例的。西方的技术发展史对中国虽然有启迪作用,但其实际要求与中国相去甚远。在这个意义上,深大的尝试对全中国均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口语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必须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即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积极配合老师 ,多说勤炼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英语时,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拟从词汇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和西方现代历史文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篇章阅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