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80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中国以亚太地区和联合国为中心,开展了积极的多边首脑外交。其具有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多元、外在制度完备、内在缺乏约束等特点。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是中国开展多边首脑外交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核心概念》是一部在国外政治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海伍德强调了政治概念的特殊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独到的解释;探讨了政治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并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对"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区分与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作者在政治概念界定与诠释上的学术专长与独到之处,也体现了作者在政治学知识再现与传播上尽量贴近读者与学生的教师情结与风范。  相似文献   
3.
宪政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宪政价值诉求中的合理性。何谓合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有不同理解。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宪政的价值构造内涵,为中国实行合理化宪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构想了善治下的教育制度,将人的美好生活方式、城邦善治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据此出发将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公共事业,同时设定了自由教育的精神和传统,确立了体、德、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思想不仅代表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而且对西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Many observers doubt the capacity of digital media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game. The rise of a transnational activism that is aimed beyond states and directly at corporations,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gimes offers a fruitful area for understanding how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can help create a new politics. The Internet is implicated in the new global activism far beyond merely reducing the costs of communication, or transcending the geographical and temporal barriers associated with other communication media. Various 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media facilitate the loosely structured networks, the weak identity ties, and the patterns of issue and demonstration organizing that define a new global protest politics. Analysis of various cases shows how digital network configurations can facilitate: permanent campaigns; the growth of broad networks despite relatively weak social identity and ideology ties;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member organizations and whole networks; and the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messages from desktops to television screens. The same qualities that make these communication-based politics durable also make them vulnerable to problems of 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社会在“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的总特征前提下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提出了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在新旧体系转换的过程中 ,不同的国际关系主体为了其各自的根本利益、为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在此过程中 ,国际社会呈现出过渡时期所特有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特征 ,并进一步影响着国际形势的走势。我们应当立足于从形式到本质的认知途径对这些变化特征进行深刻的分析 ,以求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国际社会发展的本质性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嫩模现象是个横空出世的新兴青年文化现象,亦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一课。讨论嫩模现象的由来,以及在众声喧哗中隐含的各种文化政治,例如名人概念、青年概念、女性身体等,能检视社会主流论述对此等文化概念的意义转变和规训等。  相似文献   
8.
We analyze the survival time of a general duplex system sustained by a cold standby unit subjected to a priority rul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dvanced complex function theory (sectionally holomorphic functions). As an example, we consider Weibull–Gnedenko and Erlang distributions for failure and repair. Several graphs are displaying the surviv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9.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cold standby component on the mean residual life (MRL) of a system. When the system fails, a cold standby component is immediately put in operation. We particularly focus on the coherent systems in which, after putting the standby component into operation, the failure of the system is due to the next component failure. For these systems, we define MRL functions and obtain their explicit expressions. Also some stochastic ordering results are provided. Such systems include k-out-of-n systems. Hence, our results extend some results i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人的网络写作越来越普遍,大多以非功利的"民间"立场、"性灵性"写作特点与多元文化视角独树一帜。网名"寒胭"者写作中对家国文化传承、城市现代化进程、人性变异与现代人精神实质的追溯与揭示颇具代表性,其感伤情结、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体现于哀国、殇城、感人、忧世四个方面。此类写作的意义在于,当一个民族身为"弱国"的历史未过百年,被强势文化浸濡的现状尚在延续,物质的发展建构在一定道德文明代价的付出之上,而多数人已在现代化进程中麻痹自满时,作为愈是远离而乡情愈重的海外儿女,他们的民族危机意识对"人的存在"与"现代化"真正涵义的质询与考辨,无论是对于祖国民族道德传承,还是精神物质文明建构,均有着弥足轻重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