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9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199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东营市、大庆市为例 ,分析了矿产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薄弱性 ,并在阐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东营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及战略选择 ,以此来反映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贫困文化是与贫困经济相互对应的一个范畴,贫困文化反映了贫困经济的精神实质;贫困经济则从根本上决定了贫困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贫困文化是造成贫困经济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因,改变贫困经济的状况,必须首先改造贫困文化的价值形态。  相似文献   
3.
被遮蔽的"文革"叙事--从《玫瑰门》评论小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门>是铁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重要作品,但从<玫瑰门>的评论小史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期以来,评论界对"文革"主题的忽略与遮蔽是普遍的.其中对抽象人性的偏爱,导致评论界对铁凝等一些小说家揭开"文革"政治对人性阴暗面的催生和放大,与人性固有之丑陋的合谋真相这一努力,大多视而不见.这一情形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当代文学观密不可分,也与"瞻前"而非"顾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上海旅游业要抓住世博会的契机,开拓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新局面,营造旅游大环境、构建大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大市场和构筑大旅游格局。  相似文献   
5.
论大众文化消费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消费是现代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进行精神状态的自我调整,充实感情和复归人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大众文化更是掀起了一股文化消费的大众化浪潮,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大众文化也成为大众传媒时代满足大众闲暇时间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最好形式。大众文化消费有其独特的消费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上看,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自发性或诱致性、以市场制度为基础密切联系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根植性等制度特征。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优惠的区域政策和制度后发优势,但也面临一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如与市场经济相左的思想道德观念、偏重自然资源的路径依赖、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中央投资体制分割,等等。针对这些约束,必须采取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沈阳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 ,工业化的进程加速 ,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本文将利用 1 996年和 2 0 0 0年两个时点的投入产出表 ,分析沈阳市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源于中华文化典籍和以中国的人与物为素材的日谚事例 ,来说明日谚的中华文化蕴含具有系统性、集中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并提出它们形成的主要方法有照搬、改编和融合三种。  相似文献   
9.
文化教育是人类将文化传授给下一代的一种独特方式 ,它不仅将人类的文化创造传承给下一代 ,而且这种传承还是人类与动物界区别开来的重要形态 ,同时 ,也是文化教育使文化的民族性与个性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和规律。本文从文化教育起源入手 ,区分文化教育与教育 ,提出了文化习得的概念 ,并对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开掘。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