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性生命焦虑是西汉赋家比较浓郁的生命意识。它较集中地体现于骚体赋和拟骚赋中。可以说,西汉赋家继承先秦时代的人文精神,并结合新时代对士人话语自由及人格自由的限制与剥夺,将屈原的楚骚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对后世文学关注生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人屈原之死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本文认为 ,古人对屈原死亡的关注方式于考察诗人自杀事件的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力图回到作者文本本身 ,以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研究视野对屈原自杀事件作一全新的审视 :通过分析屈原诗歌文本中作者潜在的体验模式 ,认为屈原自杀的终极根源在于其深刻的追问精神与存在根据缺失的无法超越之间的深刻张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歌唱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描述 ,阐述了不同表演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反映过程。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以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6.
In the pursuit of faster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 design teams are a growing phenomenon in many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these teams must be composed of people who work well together. However, despite the benefit of selecting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eam members, this topic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Personalit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ly helpful selection variab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team composi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Conscientiousness,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greeableness,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objective team performance for three-member product design teams.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potential incremental contribution of personality to the variance in team performance over that accounted for by established selection measures such as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short duration of the study,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some teams were capable of success, and some were not. Successful tea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levels of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higher extraversion, higher agreeableness, and lower neuroticism than their unsuccessful counterparts. In successful teams, the heterogeneity of conscientiousnes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ncrements in product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duct design team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自立是我国传统优秀民族精华之一。自立人格是心理学领域的新概念,指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研究从自立人格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幼儿园教育《纲要》和《指南》这两份重要文件,在分析我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自立人格理论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启示,并对幼儿自立人格养成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个性理论确立了现实的具体人的个性发展维度,揭示了人的个性完善的深层次规律,提供了研究个性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作为当前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指出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求,揭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的规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We demonstrate that personality has a systematic effect on strategic behavior. We focus on two personality traits: anxiousness and aggressiveness, and consider a 2-player entry game, where each player can guarantee a payoff by staying out, a higher payoff if she is the only player to enter, but a lower payoff if both players enter. We find that: anxious players enter less; aggressive players enter more; players are more likely to enter against anxious than non-anxious players; and players are less likely to enter against aggressive than non-aggressive players.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ersonality affects strategic behavior.  相似文献   
10.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人格的标准。在古代士人的人格建构中,道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道家认定天道自然无为,把人从传统的天命论中解放出来,主张强调人性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把人的本质归于自然、素朴、无为和虚静。因此道家主张的是自然主义的理想人格。本文通过对先秦道家理想人格的建立依据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可以看出,先秦道家通过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为社会制定了许多道德和政治规范,强化了人的道德良心,启发人的理性,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人的内在心理要求,从而达到整合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