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农民工的语言生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因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困难和压力,其中,语言文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融城”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他们的交际范围、工作渠道、工作环境以及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和用工单位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农民工的语言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州个体、私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金融行业的经营机制;个私企业经营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抵押担保难以落实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对个体、私营业主的贷款资格进行认定以及普遍建立贷款担保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经济增长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经济增长模型中人的重要因素,推论出"专业性人才投身经济建设可以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以提升地区发展的综合实力"的科学道理,论述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倡导各地应建立健全以方便受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快速进入经济建设的人才市场运作体制。  相似文献   
4.
王强 《晋阳学刊》2006,(2):92-95
为了维护劳资对抗和冲突中弱势一方——劳方的正当权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从保障雇工就业机会、制定劳动标准体系、建立劳动保护制度三方面构建新中国雇工权益保障制度,这一过程呈现出区分性、节制性和阶段性的历史特点。并且党中央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宽松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政策依据;加强工会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农民工阶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具有双重身份:既具有户籍上的农民身份,又具有职业上的市民身份。城市农民工阶层的形成有其特定原因,它的存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城市农民工最终融入城市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扫除障碍,促使其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数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经济”,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最主要途径。2003年我省农民工144亿元的总收入,反映了种种重大经济价值———农民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柱产业”、效益最佳产业、最大的支农投入、农村“第一脱贫增收工程”、农村“第一民生工程”。集中到一点,农民工经济具有促进贵州农民迅速、大幅度增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依法维权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由此在我国社会逐渐出现和形成了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2.5亿农民工,其中流动的在1.3亿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1]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为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从法律视角农民工权益受损的问题,指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立法,完善劳动法等现行法律制度以及严格执法。而从农民工本身而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懂得并勇于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指出城市生活状态是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收入高、职业地位高、来津时间长、文化程度高、租房或买房居住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多,而收入低、职业地位低、来津时间短、住单位宿舍的农民工与市民交往少。而性别、年龄等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