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443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致使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2.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3.
李朝时期,朝鲜使臣频繁出使明朝,由于其另一身份为精通汉学的文人,因此与同样深受中国影响的域外文人进行了文学交流:李安讷同孔闻謤的诗歌酬唱,体现了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金尚宪与吴大斌的惺惺相惜,体现了文人间的友好情谊;李醉光与安南使者冯克宽、琉球使者蔡坚的文学往来,体现了朝鲜文学在安南等国的影响.朝鲜使臣在出使明朝的过程中,以文学为裁体,同域外文人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朝鲜很早就接受了中国文学。包括文学美学理论。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促进了朝鲜古典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朝鲜古代文人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不是盲目的和无条件的。他们的接受意识比较明确,是以透彻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识为基础。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传播到朝鲜之后,广泛地受到了选择、分析和评价,经过了“变形”的过程。所以,美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中朝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学传入朝鲜后,对朝鲜的政治统治、思想观念、教育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朝鲜立足本国国情,从多角度、多侧面与儒学发生了融合,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重叠需求理论说明中、朝、韩三国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朝鲜半岛民族统一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增长的朝韩贸易可能对中朝和中韩贸易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对韩、对朝的部分贸易领域中必须引起的高度重视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活动。韩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对"韩流"在中国的兴起及风行创造了友好的政治氛围,奠定了广泛的受众基础,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的主要特色在于:以对外文化交流机构为依托,以韩国语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主导。"韩流"不仅为韩国带来了为数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还提升了韩国的国家形象,改变了中国大众的对韩印象,对加强中韩民众的相互信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燕行录是研究前近代中韩关系的重要史料,其中18世纪朝鲜文人洪大容所著《乾净笔谭》的价值尤为贵重。洪大容于1765年随朝鲜使节团来到北京,与数名中国文人进行笔谈,回国后将这一经历写成《乾净衕会友录》,两年之后改编为《乾净笔谭》,主要内容均为笔谈记录。前后两个版本之间进行的删改修订,反映出当时两国文人在不同的大环境下有着政治、学术、女性观等认知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The expansion of legalized commercial gaming in Macau has motivated stakeholders to explore opportunities in other Asian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focusing on casino customers in these markets.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gambling superstitious beliefs and motivations of those visiting a casino in South Korea, and how these factors are different across four ethnic groups. The researchers surveyed 323 casino customers in the lounge area on the casino floor, including American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s living abroad. This study found American gambler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more superstitious than Japanese gamblers, while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gamblers exhibited many similarities regarding the pattern of superstitious beliefs that they were most likely to endorse.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e culture and the area around the casino might be more important to Chinese, while novelty to Japanese and winning money to Korean gamblers are seen as most important.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gambling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gamblers’ beliefs and motives in a different setting with more diverse populations than those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casino operators properly develop and adjust strategies to thrive in the Asian marketplace.  相似文献   
10.
Responding to the call for culturally informed research on autism spectrum (AS) to allow for the provision of appropriate services,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explores the affective experience of five Korean learners identified with AS and cognitive difficulties by listening to their voices. The learners, supported by the use of visual aids and a choice of their preferred mode of communication, expressed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inner experience that encompassed abilities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ommonalities of experience between Korean and non-Korean individuals with AS, along with some aspects specific to the Korean cult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