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一反传统理论,提出“声无哀乐”,认为“治世之音”、“亡国之音”之说是滥于名实的久滞之义。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其意旨在“越名教而任自然”。  相似文献   
2.
先秦“名实论”,主要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的初步认识,将“名”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考察“名实”关系,最终以探讨人的合理的生存实践方式及其认识来源的理论。它重点研究人、语言、世界三者互动的关系;语言能够显示现实的结构是其基本理念,“人”是其研究的最高目标。所以,就其理论重心与基本精神而言,它乃是一种人文主义语言哲学理论。虽然语言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与语言学、逻辑学关系紧密并互相贯通,然而,为了揭示其本质、彰显其特征,使之与古今中外相关的学科理论更好地会通,以便从中阐发出更多具有生命力和启示性的思想要素,最好还是突显先秦“名实论”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语言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天一阁藏稿本<明史稿>的第7册与第10册<忠义传>部分,经与国家图书馆藏万斯同416卷本<明史稿>相关内容对读,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承继关系,基本可以断定天一阁藏稿本<明史稿>是后者的草稿.另外,在第7册中出现的初始作者"徐潮",可以初步断定为和康熙十二年的进士徐潮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在民国的小说创作中,无名氏善于用一种极喜极悲、极冷极热、极动极静的大起大落式的情感叙事,来叙述人间的悲欢离合,抒发生命的爱恨情感,塑造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从中展现生命在情感漩涡里久久激荡的情形,以形成一种极致的情感冲突之美,使小说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度和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5.
朝鲜王朝的宗系辨诬和仁祖反正辨诬是明清时期中朝国交中的重要事件。前者缘起于《皇明祖训》对其先祖世系的误记,以更正《大明会典》中的相关内容为终结。后者以陈请纂修《明史》勿信野史讹传为开端,以强烈要求更正官修《明史》中的讹误记录为最终目标。两次辨诬之间的联系与反映出的文化心态折射出了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错综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吴其濬不仅是清代一位高级官员,还是一位出色的植物学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植物名实图考》等植物学著作。其中《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第一部以植物命名的植物学专著,我国历代本草书以医药研究为中心,救荒书以食用为中心,而该书则从植物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描述植物的产地、形态、生态习性。吴其濬通过实地调查进行考证,对所见植物均一一绘图著录,使植物名实相符。《植物名实图考》还保存了古籍内容,并注意对文献的考订、辨伪,不轻信盲从。  相似文献   
7.
将天一阁藏<明史稿>之<郝杰传>的朱墨文和<明实录>、313卷本<明史纪传>、416卷本<明史>、162卷本<明史列传稿>、185卷本<明史稿列传>及通行本<明史>中的<郝杰传>进行详细比较,可以断定,天一阁藏<明史稿>之<郝杰传>的撰成时间在实录之后、其他诸卷本之前.诸卷本<郝杰传>的排序大略为:实录本→阁藏本→313卷本→416卷本→162卷本→185卷本→通行本.这有助于解决天一阁藏<明史稿>的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心学在清初遭到程朱学者的猛烈批评,从而影响到官修《明史》对明代学术的定位。康熙早期史馆总裁徐元文兄弟提出设立《理(道)学传》的倡议,遭到了多方面的反对,意见主要可归纳为道学当去、总归儒林,道学乃道家之学,《道学传》惟《宋史》宜有之等。《明史》最终未立《理学传》,作为争论核心的王阳明被列入大传,传稿历经数次改易,最终以其本人及王学被否定而结束。  相似文献   
9.
对于无名氏的创作 ,论者多将之归为中国的后现代派、后浪漫派加以论述。然而 ,这种对无名氏创作的群落性划分 ,并不能替代对其创作个体独特性的研究。通过对无名氏创作的分期俯览 ,论述无名氏创作中对精神独立的坚持及这种坚持对其创作的价值和影响 ,从而对无名氏创作进行个体性定位。  相似文献   
10.
天一阁藏<明史稿>中有两篇<赵佑传>,一为草稿,一为誊写稿.通过整理基本可以确定:各卷本清修明史的<赵佑传>均以天一阁藏稿为基础,在史料上没有增加,文字上加以删改;416卷本<明史>与天一阁藏稿的关系最近;天一阁藏稿<赵佑传>内容主要来自<实录>.因此,天一阁藏稿<赵佑传>对于研究<明史>的修撰及赵佑其人均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