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3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dominant concepts of public policy concerning the employment-parenthood interface in the UK and Austria. Thes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chosen because they represent very different public policy conceptions, particularly in approaching the work-family issue. In order to show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policies the paper focuses on working time and time away from employment, when children are very young, and relates these aspects to currently introduced and changed regulatory structures, such as working time regulations and statutory parental leave. The active labour market and family policy in Austria, generally, supports the reconciliation of employment and parenthood. However, the Austrian work-family 'system' suffers from the underlying notion of the male breadwinner model in public support structures and low normative support of employed mothers. The cultural barriers for a more 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burdens of combining employment and parenthood seem to be lower in the UK. The market as the political focus, in general, allows more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qualified) women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within families. But the highly flexible and polarised labour market, passive public policy and weak legal protection of employed parents creates a difficult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d work and family life for many parents, in particular for low-skilled, low-paid parents, above all mothers. These analyse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nclusions for public policy aiming at the reconciliation of paid work and parenthood. Ce texte cherche à comparer les concepts dominants de la politique gouvernementale concernant l'interface travail-parent en Grande-Bretagne et en Autriche. Ces deux pays ont été choisis parce qu'ils présentent des concepts de politique gouvernementale très différents, en particulier en ce qui concerne la question de la famille et le travail. Ce texte montre les conséquences de la pratique de ces politiques sur le temps au travail rémunéréet le temps passé à l'extérieur de l'emploi ou sans emploi, et ce, dans un contexte o[ugrave] les enfants sont jeunes. Le texte fait la relation entre ces éléments et la pratique des structures de contrôle existantes et modifiées telles que les lois (ou: les règlements) sur le temps passéau travail et sur les congé parentaux. En général, le marché du travail et la politique de la famille en Autriche encourage la conciliation entre l'emploi et la responsabilité de parent. Par contre, ce système de travail- famille autrichien est un concept qui est fondé à la fois sur le modèle de l'homme comme fournisseur principal du revenu familial dans les structures de soutien public ainsi que sur normes de soutien peu élevées pour les mères employées. Les barrières culturelles face àune distribution plus égalitaire de la responsabilité travail-famille semblent être moins élevées en Grande-Bretagne. En général, le marché et la politique du marché du travail ont offerts plus d'opportunités aux femmes qualifiées. Mais la volatilité (et la polarisation) du marché du travail, la politique gouvernementale passive et la faible protection légale pour les parentstravailleurs créent tous une relation difficile pour les parents entre le travail rémunéré et la vie de famille--en particulier pour ceux qui sont moins qualifiés et mal rémunérés, dont surtout les mères de famille. Cette analyse nous guide vers la nécessité d'une politique gouvernementale qui vise la conciliation entre le travail rémunéré et la responsabilité parentale.  相似文献   
2.
作为习近平外交专著,《论坚持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全面体现了习近平外交叙事风格。以莫娜·贝克的叙事学概念为基础对习近平外交话语及英译进行分析,既能凸显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作用和功效,又有助于中国外交叙事的建构。通过叙事策略的运作,包括建构时空、选择性采用文本素材、建构标示以及再定位人物事件,译文重构了习近平外交话语的本体叙事、公共叙事、概念叙事以及元叙事。同时,叙事学与外交翻译的结合不仅拓宽叙事学学科领域,为外交话语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完成既定的翻译使命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揣摩文化上的深度、把握思维上的向度以及巧用技能上的广度都成为译者顺利完成叙事建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黄丹阳  张力文 《统计研究》2021,38(12):131-144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双模符号网络已经成为一类常见的复杂网络,然而针对此 类网络的分析较少。本文在传统非符号网络局部社团理论和符号网络结构平衡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双模符号网络下的局部社团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考虑了符号网络中共同邻居的信息,还引入了共同邻居间存在的连接。进一步地,本文推导出符号网络中基于局部社团信息的加权平衡回路增益指数,该指标可以表示双模符号网络中用户节点和产品节点间的符号关系。为了将该指标更好地应用于双模 符号网络链路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加权平衡回路增益分类器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经典链路预测算法,新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I TS 05标塔园路站~滨河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介绍在苏州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综合施工技术。施工中,克服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加固区水平长度不足的困难,使用了在加固区外再施工一圈止水帷幕桩的地基加固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三轴加固土体与止水帷幕桩组合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端头地基加固区域,并在盾构到达段掘进中合理使用管片壁后二次注浆和聚氨酯,成功地阻断微承压水在盾构到达时涌出的路径,从而解决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施工的涌水、涌砂问题。通过使用,该技术保证了2台盾构安全成功接收,在富水粉砂地层具有适用性广、安全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印太战略”是依据日本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地缘政治现实制定的,目的是对冲和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影响的扩展,以维护当前有利于日本的国际秩序,进而实现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印太战略”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主要依托“四国安全对话机制”,以构建地区同盟架构的方式,逐步实现日本的地缘战略。这既是当前东亚地缘政治的现实,也是日本作为海洋型国家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合作国家的战略偏好和地缘利益的差异以及中国周边外交的成功实施,特别是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从不同的层面制约日本“印太战略”的实施。日本“印太战略”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针对性措施,对中国地区利益的影响较为广泛,中国应从战略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何其芳整理重版自己的旧稿,尤其是1940年代在延安、重庆时的诗文时,有较多的删、改、增。本文以诗集《夜歌》和长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序》为例,说明何其芳作品不同版本的修改情形,从而在一个特殊角度折射社会政治形势、时代思潮的变动与作家的创作、文化心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针对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将大同社会的教育分为前后衔接的五阶段;他提倡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的色彩,具有深远的人口学和教育学意义,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具有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均体现了其悲剧思想对西学、佛学和老庄的熔铸性,开创中国美学研究之先河。王国维悲情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与叔本华悲剧精神的互通;二是认同佛家的涅槃,和叔本华倡导的解脱殊途同归;三是包涵老庄的"无为"、"无我"等传统底蕴。重新认识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和悲情意识的源头,理解王国维对中西印等文化传统的沟通、合流、熔铸,才能理解和把握王国维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大创制。  相似文献   
10.
重读《实践论》《矛盾论》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实践论》与《矛盾论》中,蕴涵着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挖掘的理论富矿。在《实践论》一文里,毛泽东强调了人民群众这个实践群体的重要性,《实践论》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具体体现。在《矛盾论》里,毛泽东强调斗争性的绝对性与同一性的相对性,从理论上看,斗争是手段,同一是斗争的目的与归宿;从历史上看,在人类发展的漫长的历史中,同一性是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东西,否则,人类的文明就不复存在;从现实来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里,更要着力挖掘同一性中的各种积极的要素,以促进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矛盾论》中还蕴涵着"立体思维"的思想,立体思维是辩证思维的现代发展,唯有它才能更有效地克服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才能成倍地提高生产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