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网络表达中到处弥漫的怨恨情绪,使技术理性的价值产生位移或曰颠覆,正价值如正义、公平、为承认而斗争等,在怨恨的情绪及其网络表达中导向负价值:网络暴政、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使人陷入"单向度的人"的危险。当下网络表达的无序和失序,正是怨恨的现象学呈现。因而,透过现象学观察的怨恨及其网络表达,或许可为我们反思批判当下和建构新的网络伦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尼采提出"基督教的爱理念"为最精巧的"怨恨之花"的断言,舍勒承接并驳斥该断言,提出现代仁爱才是真正的奴隶道德的起义。分析并比较两位哲人的怨恨论,他们对怨恨情感造成价值位移这一看法是一致的,该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对怨恨所颠覆的对象作出不同判断,这一分歧源于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及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的自律本性看舍勒哲学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所理解的哲学自律本性,指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而自我构成的,这种哲学通过其自身,并在自身内部和自身的持存中寻找并发现其本质和规律。对于过去的认识论者和形而上学家来说,哲学仅仅只是有关各种各样虚假问题的智力格斗。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意味着使思考者的人格全面地紧张起来,并投入到世界当中去,去遭遇价值和本质的世界。价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得人格介入和参与到价值和价值本质的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舍勒和海德格尔都放弃了死亡的经验性观点,认为死亡是自我生命的本质组成部分,不过,舍勒把死亡归属于意识的直观确定性,而海德格尔把其归属于此在的存在。二者都把死亡奠基在不同客观时间的现象学时间,不过在舍勒那里是内在时间意识,在海德格尔是更加复杂的时间性。二者都区分了本真的死亡观和非本真的死亡观,不过,对非本真性死亡观的批判在舍勒那里体现为对现代欧洲人的批评,在海德格尔那里体现为对常人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Dmitry Bosnak 《Slavonica》2013,19(1-2):63-78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ideas of the poet Vyacheslav Ivanov and the philosopher Mikhail Bakhtin. Compared mostly with regard to the Dostoevskian novel, these two authors prove to be connected by a more complex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as the commentators of Bakhtin’s Collected Work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resent paper continues this broad-context discussion by revealing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Ivanov’s and Bakhtin’s worldviews as it stems from the different orders of dependence of love and volition. The framework for comparison is provided by Max Scheler’s essay ‘Love and Cognition’. The primacy of the will causes constant becoming of the human subject in Ivanov’s poetic universe, mostly presented as self-surpassing. The primacy of love in Bakhtin’s philosophy of the deed results in the ‘becoming’ of the other, primarily in the form of the growing value of the beloved, rather than in the form of his or her internal existenti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6.
被康德本人称为“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学是一种理性主义伦理学,因为其基本道德原则被说成是由“纯粹实践理性”颁布的。这种伦理学自问世起,就遭到了形形色色的批判。在德国哲学界,黑格尔、叔本华和马克斯·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构成了三条各具特色的超越之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黑格尔以其思辨理性取代了康德的抽象知性,由此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超越了康德伦理学;叔本华把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即恻隐之心当作道德的基础,由此将康德的理性主义转换为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主义;舍勒则试图立足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建立起一种先天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康德本人及其拥护者和批判者的共同预设:只有纯粹形式才是先天的,任何质料都是后天的。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舍勒与胡塞尔的不同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认为,现象学是一种精神审视世界的态度。由此出发,他迅速把目光从对现象学之一般理论的建构转向通过这样一种态度直面活生生的现实本身。与之不同,胡塞尔则把现象学视为通向真正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但对明证性的追求使他始终停留在现象学理论本身的问题当中,并一步步走向了先验唯心论。二者在个性、精神气质、问题方向及思想道路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现象学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强化了其思想的分殊。  相似文献   
8.
方立峰  朱莹 《河北学刊》2012,32(2):224-227
现代性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转换与道德定位,它实际上完成了一场生存价值重心和生存样式的彻底转换。这一价值最深刻的转换是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有用价值成为终极价值。在舍勒看来,这种对价值的颠覆是对价值的篡改和伪造,正是这样一种颠倒的价值观成就了特殊的现代性心性。对此,可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康德以及他提出的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舍勒把天主教道德的传统和现象学立场有机结合,在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创建了一门绝对的并且情感的伦理学,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伦理学致思理路。通过对价值客观化和绝对化的描述,舍勒割断了价值存在与人种的心理物理组织实存的内在关联,力图从价值偏好结构的历史嬗变解读价值评估的历史可变性和民族、种族的差异性。所以梳理舍勒对价值相对主义的全面审理,研究其为改善其时代人的道德状况而做出的理论尝试,这对我国现代性研究的深入和道德理论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的本质要素。从身体羞感和灵魂羞感出发都可以生发出现象学的、先天的羞感伦理学,其先天性归根到底都源自于在羞感的本质现象学描述分析中被给予的身体羞感与灵魂羞感本身的先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