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制裁国际卡特尔的赦免制度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反垄断部门出台的赦免制度在制裁国际卡特尔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制度规定参加卡特尔的公司中第一个向政府揭发该卡特尔的公司可免除刑事责任。赦免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管辖地的反垄断法必须对参与卡特尔的公司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卡特尔成员面临着被反垄断部门查处的巨大风险、赦免制度具有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美国的赦免制度已相当成熟和完善,实践也证明这一制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有效制裁国际卡特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浒》的成书应当有一个内在的源动力 ,那就是对宋江形象改造的成功。只有宋江形象改造的成功并趋于稳定 ,他才能成为一部大书的主角 ,也才能享有“忠义”的声誉。但这个改造并非文人加工的功劳 ,也非繁本对简本增饰的产物 ,而是民间传说不断积累、铺衍后的一种选择。文人加工在宋江领袖型气质的形成上起了一定作用 ,但这又使“招安”、“征方腊”成为《水浒》成书的必然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3.
西北回族军阀集团是对来自河州马姓回族三大家族的军阀的总称,三大家族分别立足甘、宁、青,各系之间泾渭分明.马占鳌是诸马军阀的奠基人,也是"甘马"的缔造者,因为他在大胜左宗棠的情况下率领回民起义队伍接受清政府的"招抚",以至于成为史家笔下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所谓"忠",按照荀子的界定,只有"逆命而利君"即能够不尊从君的错误意见,却有利于君的根本利益才是忠的,而不是"唯君命是从"。所谓"义",是根据其同音字"仪"与"宜"来定义的。"仪"(礼)是其根本。"宜"则是其行为表现的是否得当的评价。因此,"义"一方面是要求个人严格按"礼"的规定来行事,另一方面则是对一切违反"礼"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水浒传》中对义的概念的使用,就是严格按照这一定义。宋江接受招安一方面是历史的真实与无奈;一方面表现出作者的思想矛盾,儒家的"王道梦"在宋江身上半途而废,作者改变不了历史,但作者体察到了"王道梦"实现的艰难。《水浒传》运用春秋笔法批评宋徽宗因无道、失道造成天下大乱,因谋杀忠义而最终亡国,其意义乃在于借此向他所生活的明代社会——一个比北宋更为黑暗的,更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一个更加严酷的重用奸佞,诛杀忠义的最高统治者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5.
美国反垄断部门出台的赦免制度在制裁国际卡特尔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制度规定参加卡特尔的公司中第一个向政府揭发该卡特尔的公司可免除刑事责任。赦免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管辖地的反垄断法必须对参与卡特尔的公司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卡特尔成员面临着被反垄断部门查处的巨大风险、赦免制度具有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美国的赦免制度已相当成熟和完善,实践也证明这一制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有效制裁国际卡特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水浒传》的写定者是赞成走受招安这条道路的 ,其赞成招安的意图 ,有机地贯穿在小说的艺术形象及文本的整体结构体系之中。而他之所以又描写招安与反招安的内部冲突和外部斗争 ,描写义军招安立功之后的悲惨下场 ,乃是他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逻辑 ,从历史现实出发 ,理智地而不是感情用事地进行如实描写的结果。本文还分析了作者为什么肯定招安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确立“广行招谕”的治藏政策,先在甘青藏区用兵,以此为立足点,继而广泛招抚藏传佛教各派高僧来朝输诚,同时派遣使者招谕吐蕃各部,尤其重视已归附的藏区首领、内地的佛教高僧参与入藏招抚。对前来归顺的藏族各部僧俗首领,视其原职务地位高低予以相应的封授。上述治藏方策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大于实际管理意义,但也存在着与藏族地区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不相吻合的憾缺。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发生、发展的传奇,《荡寇志》则叙述了梁山起义军被剿灭的故事,两部作品题材类似,主题思想却大异旨趣。《水浒传》与《荡寇志》中的两支农民起义军都将招安作为自己的出路,但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只是悲剧的程度有所不同。《水浒传》对农民起义基本持肯定态度,其从生命力、官府逼迫、反抗性等方面对农民起义军进行了肯定性描写;《荡寇志》则对农民起义持彻底否定态度,其侧重从称帝的可能性、暴虐性等方面对农民起义军给予了否定性描写。从艺术表现看,《水浒传》叙事清晰,其全力塑造起义英雄人物,多角度描绘人物特点;《荡寇志》则缺乏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但其语言精到,叙事精彩。  相似文献   
9.
从特赦的概念出发,文章梳理了我国宪法上有关特赦的相关规定,回顾了我国20世纪50—70年代进行的七次特赦实践,分析了当代续存或重构特赦制度的现实基础及我国特赦的价值与功能,指出,将“特赦”理念与制度嵌入当代的宪法和宪政的理念与机制之中,不仅具有学术上的诱惑力,而且具有更大的宪法实施和宪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末张成用风角推占有赦,遂教子杀人,时任地方长官的李膺违背赦令将其子正法,这件事成为党锢之祸的导火索。张成为什么可以凭风角推占有赦?风角是汉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占术,它之所以能预测政治,是和汉代以天道决人事的灾异谴告思想分不开的。由于灾异思想的影响,汉末的赦令非常频繁,严重干扰了法律的正常实施,早已遭到士大夫的批评。在汉末皇权和士权紧张对立的情况下,这个事件导致了皇权对士权的压制,因而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党锢之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