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5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杂家是以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其宗旨,以不主任何一家、融合百家为其理论方法,有《尸子》、《尹文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尉缭子》等为其代表作的先秦学术派别。先秦杂家是在战国中晚期社会历史大一统趋势和学术融合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充当了战国诸子学向汉代经学过渡、学术形态转化时期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WinInet函数 ,以及通过该函数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制度基础.相比已有静态性的分析视角,通过《物权法》改革这条主线,在动态性视角下考察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权法》实施后,随着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动显著增强,企业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均显著增加.《物权法》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在低市场化进程地区、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法与金融"的研究框架内,从产权保护水平的动态性视角,为企业创新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物权法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了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经济的民法体系,同时,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了外部融资的增长,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权法》实施的政策效果.同时,对于产权保护水平如何影响企业财务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近一年实践过程中,我国的立案登记制已略显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立案登记制度是否需要审查,其为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如何明确立案登记中形式审查的审查标准和范围,如何保持好立案登记形式审查程序与后续的审判与调解程序之间的零缝隙衔接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只有这样,立案登记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积极作用于实践的良性诉讼循环。  相似文献   
5.
酒文化与旅游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容关系,其紧密的结合构成了较深的文化底蕴。酒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历史由来已久,即便在当代,渗入酒文化的旅游也能展示其独有的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是一党长期执政。在我国当前一党执政的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坚定党的既定方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更加需要同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时,要切切实实地关注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与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建立起一种能够将我党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起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书写符号来看,英语属于表音字母文字,汉语属于表意象形文字。但是从有声语言角度来看,二者都是表达语义的语音符号系统。英语与汉语音义联系研究一直各成系统,各自为政。对两种语言的音义联系研究进行系统的对比后,相隔万里的两种语言系统呈现给我们的竟是遥相呼应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是当今多元文化时代最为显著、也是对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两种文化维度,这两种文化不仅代表了社会在发展中文明的变迁,同时也表现出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示出的文化冲突。本文以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差异与联系为出发点,论述了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以及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Master-planned estates are a major source of new housing for growing cities. Much research finds thes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lack genuine so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residents despite marketing of ‘close-knit’ community. Selandra Rise is a new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n the urban fringe of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estate was planned with a focus on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and resident well-being.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was younger and more culturally diverse than most other master-planned community case studies.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design was used to explore resident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s and needs relating to place-based community.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residents before moving to the estate and 9–18 months after moving. Some residents considered community as an amenity provided by the master-planned environment that did not require their social participation. Others aspired to make social connections with neighbours but had varying levels of success. Past experiences which contributed to aspirations for connecting with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ways that these aims were realised or hindered, are discussed. Understanding diverse resident expectations of community and insights from their lived experience are use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planning new neighbourhoods and design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0.
知识共享的条件与簇群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知识共享的环境入手,深入分析了知识共享的市场条件和可进入条件,并进一步结合簇群理论,以广东东莞的IT制造业簇群为例,对簇群中存在的信任机制、有效的知识获取和组织间的知识连接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簇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