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65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风险理论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法律制度,根据风险产生根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风险会表现为制度运转失灵风险、制度功能偏差风险和公平性缺失风险。化解制度风险,形成制度风险的维度,不可基于同一个标准,而是需要在大的框架之下论及制度风险的法律管控,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构"建立私权,善用公权"的多元法律控制体系,并在体系内引入技术规制,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推动民间习惯法与法律制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方向调整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无形资产逐渐成为高等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特征,以及在分析了现阶段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管理状况的基础上,指出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管理、运作和使用等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特殊效能,促进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无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重要的办学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办学者应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就如何开发利用高校无形资产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探讨,促使高校管理者加深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认识,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效地发挥高校智力优势。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面对新形势应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提出了做好高校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潜在客户资产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户资产由当前客户资产和潜在客户资产两部分组成,对潜在客户资产测量问题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在客户购买行为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客户获取预测分析、客户购买行为分析和客户费用分析组成的潜在客户资产测量方法框架,总结了可用的模型,并用实证案例说明;提出利用当前潜在客户资产分析矩阵分析指导投资和管理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制度及准则的规定出发 ,运用会计学原理分析了该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并就其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最后 ,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建议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过渡措施来处理无形资产减值问题 ,还提出了两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由“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分析锦州皮影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聚集共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铸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历史和人文价值,也充实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具体而言,包括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顽强拼搏的进取意识、万物共生的价值观念、团结统一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非遗”传承人名录制度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非遗”保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国家级传承人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平衡,传承人的年龄与性别结构也不合理。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不完善使一些民间艺人无法进入各级名录,传承人名录的分级制度导致传承人被人为阶层化,引发了民间艺人与传承人以及不同级别传承人之间的矛盾,造成一些集体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难以得到群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明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与意义,认为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科学决策,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理论研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明确表述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整体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