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职业群体,自觉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是他们的职业需要。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个体成长和发展,而且还能使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以及学校组织同步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意义,提出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和学习型组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立校、兴校的重大作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主体、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深化校园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以及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使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大学的管理者和后期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并不断地提炼其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从环境建设提升到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一般校园文化向和谐校园文化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徐渭和黄道周书法创新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质疑和辨析以往书法史流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徐渭和黄道周的人生经历、思想资源和作品特色,透视其在中晚明书法变革过程中的过渡性和所达到的时代高度,指出是心学而非李贽思想对他们的创新起了核心作用。由此,为当下的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一种历史的人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叔本华的优美、壮美说的“中国特色”的表述,其目的在于区分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类型的美学意境。“我”特指意志认知主体或主体的意志认知,存在“美术”中的认知主体从结果看均属“静观”纯粹认知主体,即无意志认知主体,也即审美认知主体;“优美”与“壮美”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观审心理经验过程,它们构成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不同审美内涵。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解释“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未免失当。  相似文献   
5.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中总体上贯穿着两种审美观念:一是诗论色彩较浓,侧重于华丽美意义的观念;二是剧论色彩较浓,侧重于素朴美意义上的观念。两种审美观念的冲荡融合激发出明清戏曲风格理论中包含了尽可能多的“真理的颗粒”的思想见解,即以汤显祖、吕天成、王骥德、李渔等人为代表,对素朴关、华丽美这两种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的同时肯定,以及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并互相融通的审美理想的倡扬。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发展态势,在戏曲雅俗的种种讨论中也得到深入表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审美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揭示,“崇高”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电视剧对崇高美的追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崇高美的表现主要体现为悲剧性以及壮美式上。本文最后阐释了当代中国电视剧崇高美追求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都城长安是唐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是盛世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辉煌灿烂的唐诗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样本,成为人们对长安以及唐朝的美好记忆,成为千百年来唐长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从今人非常熟悉的唐诗入手,打开记忆之门,重新体验长安的浪漫意象,体会长安的山水景观之美、生命体验之美、帝都壮阔之美、相思回忆之美以及隐逸之美等多种意象,来感知古长安的诗意氛围,感知唐长安文化的精神特质。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弘扬华夏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李松 《东方论坛》2008,(4):48-51,60
“样板戏”的意义结构和艺术形态表现为政治乌托邦想象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样板戏”创作者试图将芭蕾舞的艺术程式、方法与技巧根据政治目的加以符号化,这反映了革命政治通过文艺实现美学化的表达。其吸收与改造的特点表现为:艺术形式方面,从歌剧改编为芭蕾舞剧;主题内容方面,从身体的超越演变为身体的规训;美学范畴方面,从优美走向壮美;美学风格方面,从典雅转变为刚烈。“样板戏”对芭蕾舞的吸收与改造在艺术的嫁接上不乏成功之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弥合的裂痕,有必要从整体性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古文风格论方面,吴汝纶于桐城派与湘乡派之间各有承祧,既接续桐城派醇厚雅洁的传统风格,又发扬了湘乡派雄奇闳肆的新文风,并以其特殊学力在批评与创作上对桐城与湘乡文风进行了兼通与纠偏,试图合两家之长,进而达到醇而能肆的理想文风。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美学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缔造者之一 ,是中国最早提出比较完善的美学本体论来的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本体论基本上援自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但王国维融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他自己的人生感受 ,又有重要的创造 ,是典型的中西合一式。他认为 ,美是超功利性的 ,是直观的对象 ,是物我两忘的状态。王国维的美学本体论反映了他思想的内在矛盾 ,亦折射出时代的某些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