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5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744篇
理论方法论   196篇
综合类   3891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道教仙传中,"食桃修仙"母题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在探究该母题产生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桃"被仙化的多重原因。就外因而言,桃被仙化与神仙信仰的广泛流传有关。就内因而言,桃被仙化与桃特殊丰富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进而以"食王母桃"这一母题为中心梳理"食桃修仙"母题的流变。该母题的流变与桃被赋予的神效和异形密切相关,由此导致"食桃修仙"母题呈现出神异浪漫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这一中国文化"黄金时期"的分析,指出思想解放,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创造性思维,正是汉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其特色.儒家成为正统以后,在汉以后千年未遭倾覆,说明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契丹诗歌留存不多,但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却十分丰富。契丹诗歌的演进过程,就是契丹民族汉化进程的形象展现。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契丹民族的习俗由“无礼顽器”到文质彬彬;思维模式由简单平直到二元对立;情感由简单粗放到委婉细腻;思想意识由原始状态到汉民族多种哲学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新的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生机,网络的出现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5.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按照其与政治、宗教和道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专业性法、政治性法、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四大类型,其中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属于传统法的范畴,专业性法和政治性法属于现代法的范畴。世界各国法不可避免地发生汇合,现代法正在影响传统法。对于第三世界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来说,法的现代化是这些国家法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探讨了证券市场化解股份有限公司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作用机制 ,并进一步详尽地分析了该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具备的条件 ,包括 :证券市场存在、证券市场具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功能、证券市场有效性较高等。文章继而对照上述条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目前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尤其是与互联网技术整合的崭新课题 ,是当今国际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探讨网络环境下中学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汉藏两民族美术创作诸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者认为,梳理两者的长与短是为了二者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各自的美术创作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关于法的经验和原理,揭示了法治的含义与构成,法治在西方和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和实践及其与德治的关系表明,法治之法应有道德性,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