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法 《学术探索》2009,(3):142-144
《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一书是近年来环境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瘴气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在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以云南为例,对瘴气产生的原因、种类、分布状况、变迁情况及对云南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该书,既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历史时期云南的生态状况及人们的生态观念,又将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代以来的云南是一个瘟疫高发区,乾隆末年集中爆发,嘉庆朝至光绪朝为流行的高峰期.流行地域遍及三迤。流行瘟疫的种类有动物间瘟疫和人间瘟疫,人间瘟疫以腺鼠疫和瘴气最为严重,造成大面积人口死亡。时人认为,云南寒暑不分、地气宣泄不畅、民智落后和地震是瘟疫爆发的原因,而战乱、人口的增殖和流动速度加快、公共卫生建设落后和民众卫生观念缺失加剧了瘟疫的传播和危害。云南官民面对瘟疫流行,往往建坛打醮,求神祈祷。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来改善公共卫生,而民国元年云南颁布的《防疫章程》,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卫生防疫体制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该书根据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其对岭南人体质的影响,指出岭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偏盛的气候形成了岭南人阳气不足、上热下寒、阴湿偏盛的体质特点,阐述了岭南瘴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温中固下、芳香化湿、和解正气的瘴疟辨治方法。其辨证治瘴的学术特点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瘴气是历史时期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的,对人体生理机能乃至生命产生严重危害的自然生态现象,对瘴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瘴气的产生及存在有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及生物环境因素,因地理、气候、生态等因素的差异,各瘴区瘴气存在的具体原因不尽一致。云南既有其他瘴区瘴气存在的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也有特殊的地理及生态基础,使云南成为瘴气存在时间较长、瘴气类型复杂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于逢春 《民族学刊》2012,3(5):1-17,91
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时,当年汉武帝所开拓的"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的边缘地带——曾相对稳定的朝鲜四郡、南越三郡已先后自立,但素来交通闭塞、瘴疠肆虐、经济文化独特、割据势力强劲,风雨飘摇一千余年的西南夷之地依然掌握在清廷之手。这是因为该区域是元世祖忽必烈龙兴之地,他在此创设行省、创制土司制以加强统治;明朝则希冀利用该地的自然与人力资源建立后方基地,以此严防北元重新占领西南,掊击其后背;清朝则为了防止蒙藏势力与西南土司势力合流、保障滇铜供应,通过改土归流等措施以强化对西南的经营。上述三朝的有力举措,辅之以明后期以降携带着耐高寒、耐瘠土且高产的美洲农作物种子的中原农民移植此地,使得素称难治的西南地区最终成为"泛中原板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