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86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601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是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银行业进入规制进行改革,降低规制性进入壁垒,确保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科学与适度,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新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是针对广域网环境专门设计的,数据的处理通过各节点所设置的代理来进行分布式计算,不仅能实现全网络范围内的入侵检测功能,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而且对网络系统和主机的资源占用较低,减少了出现网络瓶颈的可能。还建立了移动代理的新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理论分析模型,并讨论了该系统的维护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短信诈骗行为的泛滥,不仅严重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手机短信诈骗,应强化监管和打击,建立和完善手机号码实名制和储蓄实名制,加强宣传教育,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建立移动自组网信任模型的各种主流方案进行了分类和评述,重点阐述了自安全证书管理模型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战术移动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随战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组的能力,网络拓扑重组后必须进行链路频道的重新分配,文中提出的频道分配技术是在避免同频道干扰条件下任一频道可在全网内多次重复使用,以提高频道的重复利用率,同时分析了该情况下网络至少应拥有的频道数,以保证网络有足够的频道供分配。  相似文献   
7.
Energy conserv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because most mobile nodes usually have very limited energy supply. Previous research on this issue focused on the design at the network or MAC or physical layer.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is problem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of node mobility, i.e.,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node movement o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particular, armed with the inherent resource heterogeneity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e propose a novel resource-aware movement strategy to make better use of some powerful nodes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We also formulate the resource-aware movement as a NP-complete distance-constrained least-cost (DCLC) routing problem and propose an efficient heuristic solution. Extensive simulations have been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s.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比较与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实证比较分析发现,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银行贷款的违约率、贷款损失和损失率的预测结果的差异性较大;但信用监测模型和信用风险附加法所预测的经济资本配置比例不仅符合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贷款经济资本的要求,也略大于实际应该配置的比例,实证表明了它们对度量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此外,本文也充分验证了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不同,银行贷款经济资本配置的比例会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UTAUT模型,引入感知风险、替代软件等2个变量进行修正,构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检验、多群组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感知风险和替代软件显著负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社会影响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2)便利条件和使用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便利条件、替代软件、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3)教育在感知易用性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增强操作的便利性以优化业务办理效率,增强信息的安全性以降低软件使用风险,增强软件的特色性以降低软件可替代性,增强软件的易用性以优化便捷使用体验,从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Taiwan has been the top country worldwide in terms of its adoption and use of mobile phon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ermanently online (PO) and permanently connected (PC) phenomenon in mobile phone use among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t seeks to determine whether attachment styles are a distinctive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O and PC (POPC) behavior and leads to various levels of well-be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initial evidence that Taiwanese users highly depend on their mobile phones for PC and PO activities but perceive that being permanently connected causes interpersonal stress. Although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all style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O, only the secure and anxious styles predicted PC. Regarding mobile phone activities, the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activities, the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nline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information-seeking activities, and the anxious attachment style was associated only with voice communication. Furthermore, attachment styles lead to various levels of interpersonal stress through PO and PC behavior. The anxious style interacts with PO on interpersonal stres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attachment style is a significant antecedent of POPC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mobile phone us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