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83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苏北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惠及1 730多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建设苏北新农村关键是要把握六个着力点: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对苏北的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抓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苏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千万劳动力培训工程,用先进文化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重视苏北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切实把握住确保江苏“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的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农业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增收的潜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和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思想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与农民结成同盟军、与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等方面 ,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及毛泽东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是重庆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供销合作社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如何正确把握供销合作社改革 ,实现市场强社 ,对繁荣农村市场 ,解决“三农”问题 ,推动重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失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六盘水失地农民的现状入手,分析失地农民的成因及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和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近年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这种发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农民政治冷漠的客观真象。对此,既有的"复合因果论"具有一定解释力,但也有值得补遗之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运行成本与运行绩效的不对称、农民个体承担的基层民主制度运行成本过高才是导致当前农民政治冷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煤矿兼并重组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但山西煤矿兼并重组后,能不能处理好煤矿企业与当地政府及农村农民的利益关系,关系到兼并重组的成败和矿地关系的和谐稳定。政府能否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煤矿企业能否在自身发展和承担当地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矿区农村能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是构建长效和谐矿地关系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分析西部农民的法律意识结构,对西部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基础意义。文章通过对西宁y村的典型实证分析,认为西部农民法律信仰的生成理应根植于法律的生活化积淀,因此要逐渐改变农民是法治社会的边缘人的传统,将他们推至法律生活的前台,以培养法治实现所必须的最深厚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虽然我国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了补偿,但由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失地农民仍然蒙受着经济权益的损害、政治权益的剥夺和社会权益的缺失.因此,制度创新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有效途径.应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健全农民承包经营权权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严格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就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