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5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涵从接受美学、社会学、系统论和美的生成说的角度 ,把艺术看成一个系统、一个历史过程 ,从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有机联系中考察艺术的本质 ,从而得出审美特性为艺术的本质属性的结论。这一结论无论从艺术原理看 ,还是从艺术实践看 ,都显示出较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徐渭虽然是明代文坛的边缘人 ,但却代表着明代文学的一种新精神 ,就是以“玩文学”的方式消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他的诗文创作既非源自某种使命感或道义精神 ,也非社会的写照或干预生活的武器 ,而是一种游戏人生自得其乐的生存方式。他拒绝崇高拒绝深刻 ,化神圣为笑谈 ,化正经为滑稽 ,在明代文学特定的语境中横空出世 ,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3.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明中叶以后 ,以公安三袁为主力的公安派高举“性灵”大旗 ,开创了与“复古”论调大相径庭的一代风气 ,影响甚大。而公安三袁中尤以袁宏道为重 ,袁宏道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识时通变的文学发展观 ;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 ;三、“本色轻淡”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5.
在以精神生产为主导性生产方式的消费文明中,由于趣味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和人自身再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本体论问题,因此它不可能被冷漠地置之度外;生活中单个人的“吃萝卜”还是“吃白菜”是无可厚非的,但那个在深层决定着人们“如何吃”的语法结构本身无疑是需要辩论的;如果说在古典美学中审美趣味的本体内涵主要是一种由想象力带来的心灵解放作用,那么在后现代的精神再生产中,由于它特别地利用了“反对象化”与“反主体化”这种纯粹欲望与审美趣味表层结构上的相似性,彻底解构了审美趣味固有的带有解放性质的本体论内涵,并最终直接威胁到人自身精神再生产的现实可能性,因而对它的剖析与批判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自从中国与西方接触以来,无论在政治与经济、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几乎在各个重要领域和地区都有买办的活动.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买办最先投资近代新式企业.买办对传统工商行会的改造、使广大农村融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以及他们对封建官员的影响,促使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各阶层明显地资产阶级化.在瓦解中国古老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买办的作用从沿海城市直至穷乡僻壤,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书法不是图画,不可能用具体形象来表现生命力,只能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使之成为象征人格的生命,从而使接受者打破心理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在信息流中涌起情感浪花,获得生命活力的美感。而要唤起生命活力,必须在文字符号的基础上,注入书家主体的生命意识,使字“变调”转换为有个性的情感符号,成为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8.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10.
In recent decades, accelerating processes of globaliz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economic inequality in most of the world's countries have raised the ques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a new bourgeoisie integrated at the global level, sometimes described as a global super-bourgeoisie. This group w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its unequaled level of wealth and global interconnectedness, its transnational ubiquity and concentration in the planet's major global cities, its specific culture, consumption habits, sites of sociability and shared references, and even by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capacity to act collectively. This article successively discusses how the social sciences have examined these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question and begun to provide systematic empirical answ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