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的儒商以市场为枢纽,以资源整合为契机,以儒商特有的商业精神和价值体系,在国家、民生、市场和企业间寻找到一定的内在关系和共同点,并形成规模和品牌,为新兴都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得利及人”的核心价值体系,既是近代儒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地区发展的需要,是融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区域发展本质的具体体现,更是长三角城市带崛起所以能取得现在这样成就的根本所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儒商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2.
从扬州盐商文化看文化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虽成为当代中国显学,但理论建树同西方比起来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尤显薄弱,这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很不相称.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盐业有其辉煌的历史,尤其在18世纪,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它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世界级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对这些文化与经济的奇迹进行认真研究,探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将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江右商人广泛地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也成为进入沅水流域较早的商帮之一。位于沅水中游地区的湘西自治州境内存在着大量的万寿宫遗址,展现了该地区江右商人的活动印记。而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沅水中游地区是江右商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沅水流域丰富的物产、水陆交通的改善吸引了大批江右商人来此行商,而江右商人在沅水流域的频繁商贸活动推动了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期商人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前期由于商品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商人之间形成了比较长的商业信用链条,从商品生产到流入市场,从高级市场到初级市场都不断有商业信用产生.就商人而言,贩运商与坐商之间、坐商与小商贩和摊贩之间都建立了信用关系.商业信用的建立,一方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量,盘活了整个商品流通的渠道;另一方面,商业信用的建立,解决了中小商人特别是小商贩资本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河南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并且地处中原,人口密集,是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开封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各地商人来此经商,其中不乏徽商。他们在经营方式上有坐贾也有行商,主要经营盐业、棉布和典当业。微商对促进开封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晋商大院的影壁在艺术学及审美学上均有着独特的风格。譬如其常见的圆形、"S"形、弧形和涡纹等构图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合和"审美观;文字影壁折射出强烈的儒商情怀和其相关的审美追求;"四逸"、山水影壁中的道家美学思想是晋商宅院主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给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了许多突破传统的新观念;表现了商品交换的繁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表现了商品交换催发的人性中的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象地总结了商人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商艺术.  相似文献   
8.
13世纪,德国汉萨同盟商人凭借优势进入英国,并逐步掌握了英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当英国作为民族国家兴起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之时,汉萨同盟却走向衰落,汉萨商人也在16世纪末退出了英国。汉萨商人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不应忽视。他们向英国国王的贷款,缓解了国王财政拮据状况,抑制了国王与各阶层的矛盾,有助于社会稳定。他们从事英国羊毛和呢绒出口贸易,有助于促进英国羊毛和呢绒的生产,有助于英国与国际市场对接。在汉萨商人带动下,来到英国的德国资本和移民,还为16世纪英国采矿冶炼等“大工业”部门的兴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宁波商人于1855年所购得的“宝顺号”轮船,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其船长就是张斯桂。洋务运动期间,张斯桂受到李鸿章、曾国藩、沈葆桢等人的重用。187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张斯桂任副使。1882年,张斯桂回国,后任广平府知府,1888年卒于任。他与丁韪良、容闳、曾纪泽等人都有密切的交往。张斯桂是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他丰富的经历折射出了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在岭南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和经济活动中粤商形成了讲求实际、敢想敢干、灵活善变、迷信及淡泊政治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