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33篇
  免费   2424篇
  国内免费   669篇
管理学   7833篇
劳动科学   958篇
民族学   2634篇
人才学   2008篇
人口学   390篇
丛书文集   22075篇
理论方法论   5308篇
综合类   53871篇
社会学   10473篇
统计学   1376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769篇
  2022年   1661篇
  2021年   2269篇
  2020年   2255篇
  2019年   1908篇
  2018年   938篇
  2017年   1630篇
  2016年   2143篇
  2015年   3429篇
  2014年   7613篇
  2013年   5825篇
  2012年   6351篇
  2011年   9290篇
  2010年   9499篇
  2009年   9060篇
  2008年   8853篇
  2007年   6138篇
  2006年   5302篇
  2005年   4222篇
  2004年   3959篇
  2003年   3147篇
  2002年   2661篇
  2001年   2330篇
  2000年   1600篇
  1999年   748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李嘉图笔记"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是揭露资产阶级社会剥削本质的经济学入口。但是,他更关注这一正确的经济学基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地缺席于可见的近期经济学表象中。马克思发现,一旦李嘉图讨论资产阶级社会中发生的具体经济活动时,这个劳动价值论就会被悄悄遮蔽起来,商品、货币和资本与劳动本身的关系畸变为不同生产物质要素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李嘉图不能理解,资本关系不是物,而是一种支配性的生产关系。他无意间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属于资本家的这些物性对象,本质上都是过去工人劳动的产物。并且,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在新的生产过程中的运作,仍然是由活劳动推动的。这一发现必然使马克思走向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
3.
4.
15-18世纪,广西梧州经历了从“军事重镇”到“商业重镇”的社会变迁。正统年间,大藤峡瑶乱日益严重,开启了梧州地区的军事化进程。景泰、天顺年间,动乱愈演愈烈,为统一事权、协调资源,成化六年,两广总督开府常驻梧州。此后,梧州军政建设不断加强,并成为岭南军事重镇。明后期,随着地方秩序的逐渐稳定,梧州军事地位日益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重视,开始向商业城镇过渡。清前中期,梧州山区得到大力开发,米粮、食盐等传统贸易亦保持兴盛,逐渐形成以苍梧戎圩为中心的商业贸易网络。至18世纪,梧州成为商业重镇,社会风气亦渐趋奢华。梧州个案表明,边疆重镇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秩序控制、国家权力渗透、山区经济开发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杜甫写于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登高》诗,虽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中却充满着令人激动的气势.这种气势不仅源于杜甫对登高文学传统的继承,亦是其晚年面对迁逝之感时昂扬生命意识的展现.除了感时伤事,诗中还深刻蕴含着杜甫晚年的壮阔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夔州相对安定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更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白巍 《公关世界》2022,(4):86-87
坚持国家安全的整体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之一,更好地助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我国国家安全及公共安全面临诸多的挑战,需要学校加强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教育的实施,深化学生对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信息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为国家安全发展贡献力量.对此,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教育实践的依据,论述新时代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问题,并提出新时代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