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42篇
  免费   3077篇
  国内免费   815篇
管理学   29700篇
劳动科学   1875篇
民族学   3715篇
人才学   5235篇
人口学   1373篇
丛书文集   37590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8582篇
综合类   71381篇
社会学   17208篇
统计学   6071篇
  2024年   564篇
  2023年   2296篇
  2022年   1734篇
  2021年   2061篇
  2020年   2160篇
  2019年   2485篇
  2018年   1051篇
  2017年   1985篇
  2016年   2848篇
  2015年   4770篇
  2014年   11763篇
  2013年   10089篇
  2012年   10944篇
  2011年   13173篇
  2010年   12464篇
  2009年   12854篇
  2008年   14834篇
  2007年   10310篇
  2006年   9553篇
  2005年   9858篇
  2004年   8812篇
  2003年   8203篇
  2002年   8099篇
  2001年   7296篇
  2000年   5300篇
  1999年   2120篇
  1998年   1260篇
  1997年   996篇
  1996年   785篇
  1995年   455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的共同方向,但各国设计、追求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追求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探索,经历了从工业化到五个文明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演进过程。五个文明构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历史演进给我们重要启示: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其蕴含着现代化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发展旅游业是大庆非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大庆的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气候、文化等优势,但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旅游线路缺少特色、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等,针对各种挑战找到适合的应对方式,才能使大庆的旅游业长足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