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49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1031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环境软实力即环境能力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所发挥出来的柔性滋养与再生功能。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能力衰竭、环境软实力丧失。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就是通过对环境的作为和不作为之双重方式,使其重获滋养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的再生功能。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应接受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边际效应原理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共互原则和惟生命原则。其具体的行动落实,就是既尊重自然、生命、事物的本性而不作为,又要在必要的作为中担负起对环境的维护责任。  相似文献   
3.
文学本文与文学作品既是同一关系,也存在着差异性。文学本文与文学作品首先是父子式的血缘关系,其次才是所处时代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本文话语性质的定位,对于梳理文学互本文之间的关系,了解各个不同的本文之间的联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理解的基础。本文阐释学上的定位,对于阐发读者阅读作品的意义、价值大有裨益。以大文本的思路看待文学,也许可以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文学。  相似文献   
4.
芯片设计进入深亚微米后,互连线效应(主要是信号串扰)对集成电路的影响越来越大。该文针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不考虑耦合电容和考虑耦合电容的两种情况下噪声产生机理,建立了一个耦合电容分析模型,得出了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噪声的策略。根据设计实例并结合建立的模型,提出了实际芯片设计中有效地控制串扰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代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互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近代珠江三角洲缫丝业的技术变革为主线,考察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尤其是原先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的解体。文章还分别考察了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技术革新者、原有社会体系的维护者(政府和士绅阶层)以及农民(后来分化为缫丝工和蚕农)在这场社会变迁中的重要行为。最后,文章指出,在理解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上,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都有其各自的片面性。这一段时期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表明社会因为技术的组织刚性而产生结构重组;同时,建构中的技术也会因为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被改造。由此形成了技术和社会的互构。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上看 ,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 ;从实践层面上讲 ,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必须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片面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影响DBF系统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阵元间互耦对自适应方向图旁瓣和零深的影响及校正方法,讨论了在DBF阵中校正接收通道幅、相误差和I/Q支路正交误差的技术途径。计算机模拟和测试证明,按照所述方法进行校正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另外,为了减小I/Q支路产生正交误差,建议采用中频直接采样和数字化的接收机方案。  相似文献   
8.
杨树熙 《南方论刊》2005,(10):63-64
窗外小雨淅沥,平添了春夜几番静谧。我在拜读官演武散文诗集《弦上的舞蹈》。半明半暗的灯影下,影视般幻化出诗人营构的既具体又空灵、既现实又理想、既清晰又缥缈的众多审美意象。在作者笔下,“炼油树”不是“树”,倒是“鲜红的花束”;“冬雾”不是“雾”,却是“冷冻游荡之魂魄”;“森林公园”不是“公园”而是“草的凉亭,花的走廊,绿的篮子”等等。这种“变形”和“异化”,也许跟清人袁枚说的“蚕食桑而所吐青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的道理庶几近之。中国古典美学十分看重“意象”,认为它是“诗的本体”,并把“情与景两者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重要典籍《山海经》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 ,这使它显示出直觉思维、互渗律及对矛盾采取不关心态度等方面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山海经》所带有的“双重直观”的重要特点 ,更揭示出了这部典籍积淀着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神话思维特征与图腾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10.
江苏与西部各省区在地理区位、资源占有、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制度发育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经济发展的较大落差使江苏与西部经济合作具有鲜明的互需性、互补性、互利性、互进性的特征 ,从而使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客观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