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文章分析了恩格斯早年否定劳动价值论、主张"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而后来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原因;论述了马克思由"接近劳动价值论"到在新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介绍了考茨基受恩格斯之托并在恩格斯的指导之下撰写<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传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思想的巨大功绩;剖析了伯恩斯坦诋毁劳动价值论、鼓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论述了列宁反对伯恩斯坦及其俄国"学生们"的折中主义价值论、捍卫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伟大斗争.同时,文章对胡义成先生的有关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符码理论的文献,发现中国学者对符码理论的研究已经从译介转向了运用,然而在译介、运用之余,对"符码"和"综合课程"等核心概念的重新认识与再次解释也存在争议。对该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在本土的适切性的讨论,体现了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之间对话的张力,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伯恩斯坦是以存在与应当之间的分裂为特征,从伦理必要性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海德格尔之同情马克思,在于其对伦理思考的本体论化,并最终走向消解"自我意识自主域的观念"及其道德理想主义.海德格尔意识到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某种联系,但却不明白黑格尔将伦理学的思考转化为历史--社会哲学的思考,这种理论兴趣一脉相传于马克思并得到了革命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伯恩斯坦以符码为核心,从阶级出发,以分类与架构为经纬建构了符码理论,以此探讨上层阶级通过对符码进行隐而不显的操控完成学校教育的控制,进而达到"文化再制"与"权力再制"的目的,试图阐明符码、文化传递与社会再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伯恩斯坦思想进出多个领域,导致学者常依不同的参照点来定位他的思想特性,因而引发了一些学术上的争论,如符码与教育不平等、符码控制与学校自主性、解释范围过于宽泛和理论范式的完整性等。多少有些吊诡的是,这些批判性争论不仅没有减弱符码理论的解释力,其批判的深度和丰富性反而进一步证明甚至强化了符码理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独特的观点。虽然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明显地存在着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但在其思想中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成分。所以,在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在分析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时,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武断的否定态度,而应当历史地、辩证地进行恰如其分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思想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学术交流》2015,(4):219-222
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陈学明在《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莎·卢森堡,一生致力于对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进行批判,而在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她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种种独特的研究。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卢卡奇的说法,罗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总体性理论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她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理论的推崇,几乎反映在她所有的著作中,而集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通过对伯恩斯坦学术思想渊源的梳理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语义观和社会符号学为伯恩斯坦早期的语言语码研究提供了宏观的语言学框架,萨丕尔、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开启了语言研究的“文化转向”,米德、涂尔干等学者的社会学思想的融入则把“语码”推演至教育话语的高度。这种跨学科的语言研究是20世纪社会学的“语言转向”的必然结果,为语言/话语研究搭建了一个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沟通的桥梁,也为探究语言、心理、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