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1):I0006-I0006
1991年,《余杭年鉴》创刊。1992年6月,余杭历史上第一本综合性年鉴——《余杭年鉴1991》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余杭年鉴编辑部编辑、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余杭年鉴》(2004)6月28日公开出版发行。 《余杭年鉴》2004年卷是连续出版的第14部年鉴。年鉴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和反映了余杭区2003年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以下简称余杭分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绩效考核实践的案例,分析各阶段的绩效考核需求及考核制度安排,讨论深化绩效考核将要面临的困难,提出构建工商个人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逐渐向基层下移,基层社会成为法治运行的重要场域。基层民众法治尊崇状况的优化已然成为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基于余杭法治指数2007—2018年12年持续调查的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基层民众法治尊崇状况的优化提升进路包括以司法权威重铸民众法治信任、以依法行政推进民众法治认同、以诚信文化唤起民众法治意识、以共治理念带动公民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程杰 《阅江学刊》2012,4(1):119-130
超山在今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南,清中叶以来这里的梅花风景开始兴起,其声势逐步超过杭郊西溪、皋亭、大雄等梅花名胜,民国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民国中叶臻于极盛,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梅产地和赏梅胜地。鼎盛时以超山为中心,分布范围覆盖了今余杭区塘栖、崇贤、临平三镇间的整个三角地带,远不是人们常说的"十里梅花",而是方圆百里。民国间超山梅花的进一步兴盛得益于现代工商业和都市社会尤其是上海大都市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上海冠生园开发的陈皮梅畅销全国,原料取给于超山,有力激发了超山梅产业的兴旺,而沪上各界的热情揄扬也提升了超山梅花的旅游人气。超山梅花方圆百里的盛大规模,不仅在民国年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跨时代的风景名胜,它体现了农业风景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丰富历史内涵,包含着现代农、工、商、交通、旅游、文化各业相互作用、交融发展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公众对有害邻避设施(垃圾焚烧、化工厂等)带来环境风险的强烈感知,使得邻避类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风险感知视角下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先后经历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坚决反对—风险感知的下降、尝试了解—态度转变、迎臂接纳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破题原址建设。风险感知视角下邻避项目中公众的行为演化机理遵循的逻辑为:项目本身的实体风险—风险感知的放大—危机产生—介入因素转变—风险感知降低—危机解除。要摆脱邻避项目陷入应急处理的窠臼,应构建嵌入公众风险感知的常态化决策程序,其内核为公众风险感知的嵌入,中间为到位的风险沟通、科学的技术评估与合理的利益补偿三环相扣的闭环环节,协商民主的理念则贯穿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4月6日,余杭工商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最新出台的《服务实体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十八条举措》。此番"新政"的出台是全省改善发展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落实和进一步延伸,是余杭工商局向办事群众的一次公开承诺,也为外界考察余杭政策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将在更大层面上激起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产业余杭"的连锁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8.
旅游节庆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对旅游节庆策划与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作者在对余杭旅游节庆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余杭旅游节庆的SWOT战略模型,并根据其应采取的重点战略,进行了旅游节庆资源整合、形象与品牌树立、旅游产品设计等策划分析,最后提出了余杭旅游节庆应采用的市场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9.
余杭与萧山隔江而望,水乳交融。自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直至2000年余杭与萧山工业经济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但之后,萧山加快工业发展步伐,2002  相似文献   
10.
方彬  吴靓星 《城市观察》2021,(1):140-151
继"特色小镇"模式之后,2019年浙江省又在国内率先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通过梳理浙江省关于未来社区的工作动态和余杭区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优势,对未来社区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介绍了国内外的未来社区建设情况,重点解读了加拿大的水岸社区案例;结合余杭区的优势,提出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1平台4场景"为抓手推进余杭区未来社区的创建工作,即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邻里、教育、健康、交通"四大场景;最后尝试厘清余杭未来社区的创建思路,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助力余杭区先试先行,打造一批"余杭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未来社区的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