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体现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进入新阶段,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得到稳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机制初步形成。展望未来,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发展不平衡,影响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美国供应链政策的极端化转向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新技术变革要求,给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带来不确定性。为此,我国应发挥好、培育好核心竞争优势、基础竞争优势、配套竞争优势和治理体系优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和国内外治理体系融通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领军企业创新链是我国科技发展征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然而,目前对领军企业创新链的模式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聚焦产品类型和技术创新路径这两个重要的情境因素,选择四家分属不同情境的中国领军企业作为案例企业,通过对案例企业在其关键产品研发中的创新链部署过程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探究领军企业创新链的模式及其与创新情境的匹配.研究发现,产品类型和技术创新路径对领军企业创新链的结构与运行特征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在数据资料中对案例企业创新链部署过程进行扫描,分别从创新链的结构与运行视角对不同情境下领军企业创新链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提炼了领军企业创新链的四种模式,分别是:“共生开放型”、“线性开放型”、“共生聚合型”和“线性聚合型”;并采用模式匹配技术构建了情境因素与领军企业创新链模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可以为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根据所处情境有效部署创新链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政府制定创新链相关政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分散多元、内顾排他、区域强化等新特点。上海应完善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切实保障供应链安全运行,避免被动“脱钩断链”;加强区域整合,推进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瓶颈制约,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围绕重点领域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重塑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创新链与产业价值链双链耦合有五条路径,即前端后延、后端前延、中间键联、链流定向和要素重整。基于科教资源低丰度地区的优势、劣势与特点,可得出低丰度地区双链耦合的总体战略。低丰度地区在五条耦合路径上皆可形成潜在优势。双链耦合、跨越发展的深苏锡模式具有五大构件,其特点是"创新企业家政府",开放性、密集式嵌入以及一流高校与研究机构为突出代表的创新要素,并突出倚重民营科技企业。低丰度地区学习和推广深苏锡模式的战略关节点是:按耗散论与协同论实现自组织发展;调整政治生态以利于外向集聚创新资源;克服诱惑与阻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与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研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相关问题,对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创新链理论,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创新链的视角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存在军民创新体系分离、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协同主动性不足、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创新链的角度,应当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核心企业主导的创新联盟、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8.
刘力  廖楚瑶 《城市观察》2021,73(3):75-88
创新链主体协同与过程协同相互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创新链协同,进而促进创新绩效.通过构建创新链横向主体协同与纵向过程协同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0—2018年创新链协同度;采用DEA法及CRITIC赋权法,综合考虑创新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测算城市综合创新绩效值;在创新要素流动条件下,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创新链协同与综合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且综合创新绩效呈空间相关性,因而提高创新链协同程度有利于促进本地创新绩效提升,创新要素区域间流动是区域间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三链”脱节、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缺乏创新动力等问题。该文从“三链”融合机制出发,立足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总结分析秦创原平台背景下陕西省推动“三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方法,为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企业创新链分为投入端、产出端和收益端,以2010—2022年新三板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PSM-DID模型研究风险投资(VC)驱动企业创新链的作用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VC介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链各端发展。机制分析发现,VC通过在企业创新链投入端的引智功能促进其产出端的提升,进而推动其收益端的增长;VC的引资功能则表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VC引资能够促进其产出端和收益端增长,而在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渠道阻塞。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VC介入与企业创新链发展中呈现调节效应。经济后果的分析表明,VC通过驱动企业创新链的发展,推动企业实现“登陆新三板—上市至北京证券交易所—转板至沪深交易所”的发展路径。本文研究对于推动企业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