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鲁宁 《文史哲》2001,(6):45-50
伽达默尔认为,从康德开始的对美的主观化和形式化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意识的自主性及其到处实现的"审美区分",不可避免地使近代美学陷入了主观化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只有重新确证美本身所包含的真理因素和艺术本身所内蕴的认识价值,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所着力论证的也正是这种美与真的原始关联。  相似文献   
2.
加达默尔的经典著作《真理与方法》确立了诠释学在哲学中的地位,为语言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确立语词意义的本体地位是重要的理论环节。加达默尔赞同语词意义的精神发生说,提出了语词意义的理念性和经验性,确定了语词意义正确性和真理性的独立地位,运用辩证法中的扬弃方法将语词的符号功能消失在语词的意义之中,由此构成了语词意义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儒学的立场看,罗蒂和加达默尔的教化概念均有其不足.虽然他们这种重生活的哲学转向是在向儒家靠拢,但若他们的"教化"不能深入到儒家的文化传统中作一圆满的证成,则这种实践哲学的理想终难实现.  相似文献   
4.
追求唯一确定性的思想指向和二元化的思维结构使视觉成为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形象化表达,加达默尔对存在之真理的探索就是通过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视觉中心主义和建构阐释学的视觉存在论来实现的。加达默尔从视觉对象与视觉主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去理解视觉观看,并通过对游戏的具体论述建构其视觉存在论,消解了视觉观看坚守的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优先性,使视觉观看在返诸自身中具有了存在论涵义。加达默尔对视觉存在论的揭示,为重新确认沦落于现世黑暗之中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本然自足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不同于近代审美意识的理论旨趣,时间性的引入使审美主客体模式趋于崩溃.由此,加达默尔阐发了对审美理解来说至关重要的三个概念"前见"、"视域融合"、"解释学循环",理解始于前见,以视域融合为过程,以解释学循环为结果.加达默尔认为"效果历史意识"构成了审美理解的限度,从而以不同于马克思的方式论证了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加达默尔的审美理解历史性思想的意义在于为建立人与自然、社会、艺术之间的新的真正自由的审美关系提供了可能性,也为论证现代艺术的合法性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但加达默尔在强调审美理解的历史性时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抽象化.  相似文献   
6.
如果以西方诠释学作为参照,那么,共有两类诠释方法隐含于孟子思想之中.简言之,他的"以意逆志"说与阿斯特的诠释学接近,"知人论世"说及"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之说则与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雷同.不过,若把孟子的诠释思想与加达默尔诠释学予以比较,我们将看到,双方各说各话、互不相干,缺乏有效沟通的前提.阿斯特等个案说明,虽然同为西方语境下的产物,却非所有西方诠释学都不具备与中国诠释思想的可比性,中西诠释思想间存在着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加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论述的教化思想,是针对现代社会的现代自然科学方法造成的人性分裂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弥合现代人的人性分裂,必须以人文主义的教化思想来恢复完美的人性。孔子更是把文学的教化思想作为完善人性,实现伦理政治的得力工具。在完善人性这方面两者是相同的。但因两者所处时代不同,面对的社会状况也不一样,因此,加达默尔侧重人性中的感性,强调理性不要超越感性;而孔子侧重于人性中的理性,以理性来充实感性。另外,加达默尔注重主体的精神普遍性在艺术经验的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和转化,而孔子则侧重于文学艺术的工具地位及对人心的伦理道德塑造和实现伦理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加达默尔和成中英均对本体论问题作了哲学探讨。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由此在追问存在,在解释学经验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存在的本真含义,是海德格尔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方法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由诠释本体转向本体诠释的趋向。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则兼采中西诠释传统之所长,而以中国哲学为本位,主张本体与方法的互动,力图形成一个一体多元的开放系统——本体诠释圆环。对二者的思考向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展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对于本体论问题独特的思考进路,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哲学现代重建的根据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西方的非理性大潮中,加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捍卫了美与真、艺术与认识的本真关联,在摹仿论的基础上力图统一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独创性地阐明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从意义理论出发开启了艺术接受研究,所有这些都可说是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丰富和发展。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的局限除了其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外,其美学辩证法也是不彻底的,走向了“恶无限”,其语言论探索过于夸大语言的威力,最终陷入了哈贝马斯批判的“语言唯心主义”之中。  相似文献   
10.
李鲁宁 《求是学刊》2001,28(5):75-79
加达默尔的艺术理论改变了读者在整个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为文艺研究范式的转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但其艺术理论却并非以读者为核心。本文在澄清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指出 ,加达默尔的艺术理论是作品存在论 ,具有显著的辩证特性 ,据此 ,才与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作品形式论具有了本质区别 ,从而成为 2 0世纪西方独树一帜的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