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丛书     
《学术探索》2012,(1):189-F0003
《云南丛书》是民国初年云南辑刻的一部大型地方丛书,广泛收录了明清以来云南地方著述和文献,反映了当时云南的学术水平和版刻印刷技术的面貌。它的辑刻始自1914年,至1940年迫于形势,遂告中断。2004年4  相似文献   
2.
分析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特点,从纸张、油墨及印刷技术等方面介绍防伪印刷技术在人民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航海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STCW78/95国际公约》要求、掌握现代航海理论和技能、具备驾驶和管理远洋船舶能力、具有无限航区大型船舶驾驶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  相似文献   
4.
藏区寺院雕版印刷技术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别具一格的独创性、严谨科学的三级审校制度,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藏区雕版印刷技术发展面临困境,只有建立传承人竞争机制、实体与数字化博物馆、资金支持体系、组织管理与政策保护体系,加大新闻传媒的宣传力度,探索其传承与保护措施,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藏区寺院雕版印刷技术的抢救.  相似文献   
5.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过探索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初步构建起基于能力本位的以三条主线、三种层次为特色的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字的出现与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成熟;活版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广泛长久地流传;当今世界,网络的盛行更是掀起媒体技术应用的轩然大波。作为与信息技术革新关系密切的远程教育行业,如何在这样的时代,面对扑面而来的媒体信息大潮?快速掌握规律,运用技术,让高科技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成为了我们探究的重内容。本文从当今教育媒体资源的形式和现有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入手,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分析了创建远程教育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方案实施建设能够带来的系统优势和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7.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1,(1):46-46
连环画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书体,如果将之看作一种文化符号,堪与中国京剧比肩,称为“国粹”艺术。上海作为中国开埠较早的城市,市民特有的文化需求、印刷技术的进步及发行网络的发达,为中国连环画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便利条件,成为中国连环画的滥觞之地。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西方造纸、印刷技术及设备的传入,西方传教士在华出版业兴起,传统出版业开始走向近代化、机械化、规模化。传统出版业与近代传教士在华出版业、官书局出版业、民营出版业互为促进,有力促进了中国传统出版业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刘四平  朱良 《船山学刊》2002,(1):104-106
近代中国第一个教会印书馆———墨海书馆①在其存在期间,除了出版宣传宗教的书籍外,还出版了大量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对近代中国人的思想变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墨海书馆也引进了先进印刷设备,对我国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墨海书馆及出版的西书,说明它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一中文书籍用铅字模机器印刷,据载最早开始一八一八年在马六甲设立的东方文字印刷所,在国内则是上海墨海书馆最早设立,它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eryMedurst,1796~1…  相似文献   
10.
蒋承勇 《学术研究》2022,(4):154-161+178
欧洲的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科学精神、科学理性促成了追求“写实”“求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19世纪也因此被称为“小说的世纪”。虽然此时也有非现实主义的小说,但现实主义小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是现代科学在“科学的世纪”的西方文学中结出的重要果实。科学技术革新了报刊印刷与图书出版等大众传媒的模式,改变了作家的文学视野、审美趣味与创作方式,也改变了大众的阅读方式,从而促进了新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成熟。现实主义小说家直面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使小说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正是这种以描写下层民众生活为主的叙述性文学样式,赢得了普通民众的喜爱与关注,这表征了一种具有现代审美特质的文学大众化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