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1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547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457篇
人才学   36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7191篇
理论方法论   1187篇
综合类   14383篇
社会学   1692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744篇
  2011年   2458篇
  2010年   2286篇
  2009年   1713篇
  2008年   1852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361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1089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874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44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或幻觉)母题得到强化。那耳客索斯形象是骄傲的傻瓜,他被虚假的快乐和表象所欺骗,而认知母题几乎被忽略。14世纪的新阐释,那耳客索斯则成为善于遗忘的男人; 15世纪则成为关注美的物质形态的男人; 17世纪强调这一形象的情色和感性元素; 18世纪讨论了两种自恋的区别,一种指向自我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另一种是导致贫乏无知。该著还提出了关于"历史"主题的概念,以及关于题材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价值的问题。但该著并未揭示"那耳客索斯"母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4.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以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为前提的。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虽然在理论上与工农兵具有法律上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人民"的改造。在工农群众面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卑"和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成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获得道德救赎的唯一出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情感认同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义务和道德职责。  相似文献   
5.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身体研究在元理论层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分别侧重于身体的象征意涵和感知意涵,即作为隐喻的身体和作为现象的身体。这种辩证认识论有助于审视传播研究如何进入和架构身体议题。一方面,传播学者将注意力投射在身体的主体性焦虑上,从媒介进化史和文化展演的角度出发,发掘了身体在场的技术语境和象征价值,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日益沉浸化和交互化的传播环境中,身体又被塑造为赛博格的新隐喻和超越话语的新物质实践,这分别是建构主义的延续和反建构主义感知的物质化转向。未来,传播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需要高度重视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现象讨论转向学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8.
刘权 《生存》2020,(10):0072-0072
小学语文不仅侧重对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培养,还指导学生在语文的长期影响中提炼关键内容,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建议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注意力从分数上转移,重点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广西社会学作为中国社会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专业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甚至与同处西部的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呈现出研究基础薄弱,缺少研究骨干、与主流对话不够、研究成果分散等劣势.广西社会学通过与国内外的外部交流、区内研究主体之间的内部交流、兄弟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增强理论自觉、提升学术品质、扩大学术影响力,改变落后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