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建明 《生存》2020,(9):0149-0150
在高中语文课堂授课中,古诗文的教学经常运用到关联策略,本文将围绕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以及古诗文教学中关联策略的应用方法展开探讨,希望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小红 《南方论刊》2007,(6):101-101,98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我们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3.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内容正确对于古诗文教学至关重要。当前一些语文教材与教辅资料中存在古诗文篇目作者标注舛误的问题。经考证,选入语文教材的《新唐书》中的人物传记,作者应更正为宋祁;关于谢安击退苻坚的内容,作者应更正为刘恕;《寻隐者不遇》作者应更正为晚唐诗僧无本。另,《陋室铭》作者非刘禹锡,《清明》作者亦非杜牧。语文教材与教辅资料古诗文篇目作者舛误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且予以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4.
经典拾贝     
《成才与就业》2014,(21):57-57
正从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求学路上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经典古诗文已融入我们的生命。天文、地理、历史、民俗、文化,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也随之积累了这些知识。有没有哪些诗文已成为你无法抹去的记忆?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E-mail:chengcaiyujiuye@126.com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陈铭豪)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姚婷婷)  相似文献   
5.
梳理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会发现,月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月亮作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仔细阅读了教材中的诗文以及其它相关典籍资料,微有收获。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文学素养深厚与否,他的阅读状况起着关键作用。就好像画画一样,在干净的画布上作画会使线条更清晰,色彩更鲜艳,保持更持久。现在,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要想提高语文水平,课外阅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老师仅仅单纯地强调学生应该多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作为指导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得到持续高效地开展,阅读兴趣和意志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这个中国文化上的明珠,不管是从文学手法角度还是思想内涵方面,对小学生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 学生所受的文化熏陶绝大部分源于学校,一个学生是不是满腹诗书,要看学校有没有古诗文化,要看我们是否为学生创设学诗的氛围,而营造学诗氛围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课堂。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对学生进行古诗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倩 《职业》2023,(13):28-30
语文课程是中华文化和知识传承的载体,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使古诗文教学效果最大化,也能提高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应当从多个层面挖掘语文古诗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重构教学目标和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推动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从中职语文古诗文的诗词、作者以及典故等方面进行思政元素解读,并探索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仁亮 《科学咨询》2003,(24):30-3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科为了实现"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的目的,强化了对古诗文的学习.新课程是这样表述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要达到这个要求,再用以前那一套"师授生受"的办法显然不行了.这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本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原则实施积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丁娌 《生存》2020,(5):0105-0106
统编版初中古诗文与其它版本教学相比较,数量上、体裁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下,统编版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应该何去何从呢?为了传承文化基因——经典古诗文,古诗文阅读教学要积极构建教学策略。教师深度用这些策略提升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