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祁连山南北麓地区自古就是一条民族走廊。在古代,许多业已消逝的民族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与汇聚并融合。本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所获辅以口述史的资料,推演出村庄志文本分析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未来10年的职场会像什么?可能颇像2000年的美国职篮NBA。NBA是一个高度资本主义的体育赛事,尔虞我诈的各队经理人加上信息高度流通的环境,因此就业状况呈现半透明状况。NBA受欢迎之处是在于它是以人(明星球员)为主、配合高度对战性;未来职场是以竞争导向的方式管理,这又与真实的NBA世界颇为类似:尔虞我诈的经理人加上信息高度流通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陈萌 《现代妇女》2014,(3):I0038-I003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思潮被关注。从长远发展来看,它将成为我国政治领域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观的历史性变化,进行比较后;选取盖尔纳的"同质性文化"这一理论视角对国内民族主义进行分析,如何调整我国的文化单位和政治单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思考这样的问题给了我们民族长远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9条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使部分与普通抢劫罪不具同质性的行为也被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具有根本性缺陷。为此,提出对第269条提出重构建议: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在实际占有财物的情况下,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此重构后,将有益于在转化型抢劫罪的诸多争论问题上形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建民  庞敏英 《河北学刊》2006,26(4):171-174
现代保安是现代社会专门化的产物,但事实上它并不为中国社会所接受。除去保安业发展时间短,世俗观点偏见等因素外,大概与对其法律属性的浅薄认识有关。法律共同体已逐渐被学术界所认同,将现代保安纳入其中无疑是对传统法律人概念的重大突破以及现代保安属性的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2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对当前我国婚姻市场的择偶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传统社会,高收入的男性和专职于家庭事务的女性被认为是完美的结婚组合(郎才女貌),因此当时的择偶标准体现为收入上的异质性。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收入水平相当的男女更可能结为夫妻。现在与过去择偶标准的不同导致了郎才女貌悖论的出现。最后,本文阐述了婚介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区域史是近年来在国内史学界颇为流行的一个史学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理论问题如区域史的定义、研究方法、学科价值等,成为史学界热议的话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史学界规范区域史研究的学理诉求。也将推动区域史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区域史研究中区域的界定原则、区域史定义、学科价值及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加强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对区域史研究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实现区域史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是区域史研究者今后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卢梭、康德和凯尔森都提出了永久和平的构架,分别是统一的欧洲联邦国家、自由共和制国家的普遍性联盟、具有集中制裁权能的国际组织,都是后世国际法秩序的思想先驱,各自都为当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法律秩序提供了知识基础.三者在处理"自然状态"这一假设和作为和平前提的"国家同质性问题"上的差异导致其理论具有根本性的不同.自然状态是卢梭和康德要克服的状态,而凯尔森将其作为走向集中性制裁之国际组织的出发点;国家的同质性是康德和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一种先验规定,而凯尔森的和平构架对此完全予以忽略.他们和平架构的深层规范性基础各具特色,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都显得比较狭窄.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他们各自的规范性基础内容才得以充实.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生活和交往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继红 《中州学刊》2008,23(3):105-108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就是他们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过程,也是他们适应城市生产、生活和交往的过程.生产上的适应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体系之间的转换,生活上的适应表现为对城市食品供给和居住环境上的适应,交往的适应表现在交往对象上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过渡,交往范围从相对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0.
徐祖澜 《理论界》2010,(3):64-66
通过对中国法学领域里的一项个案——"炕上开庭,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揭示司法过程中脸面与法律的运作,论证了当下中国乡土社会司法与古代基层司法的同质性,即脸、面子、法律对应了理、情、法。由此说明,中国的法治化必须理性地运用本土资源,顺应时势来建构适合社会需要的正式制度,并引导非正式制度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