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失独事件给当事人的健康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帮助失独者走出哀伤、摆脱痛苦、回归正常生活十分迫切。西方哀伤理论对认识失独哀伤的过程和状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失独哀伤,其辅导方法对失独者的哀伤调适作用有限,在失独哀伤早期,如果采用西方哀伤辅导方法可能使失独者受到二次伤害。失独哀伤过程比其他丧亲哀伤过程更长、更复杂,失独哀伤表现出特征的多样性和叠加性。失独哀伤辅导和调适需要遵循其特有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的感伤内涵,表面上看来是关于相思离别、游子望乡、生命苦短、世态炎凉等日常生活中悲苦的感叹,实际上却蕴藏了更为深沉的伤痛,是一代文人处在社会大裂变时无所寄托的精神孤独、无所追求的文化哀伤、无所归依的人生悲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以哀伤辅导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小伤疤》等9本丧亲主题绘本进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丧亲主题绘本多数都构建了完整的哀伤历程,分为5个阶段:“故事开端:叙述过去映射正向情感联结;第一次转折:以委婉言语表达死亡事实;情绪高潮:主人公强烈宣泄负面情绪;第二次转折:寻求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故事结尾:与过去挥手告别开启新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优化。例如,绘本创作要直面亲人死亡的生物性事实,建构亲人“永生”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丧亲儿童的心理健康,灵活运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丧亲儿童走出哀伤。  相似文献   
4.
一例大学班级哀伤辅导实例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二学生因病突然在寝室逝世,此后其所在班级的同学陷入了情绪和行为困扰中。该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了解事件背景后,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哀伤辅导,协助该班同学处理了丧失和哀伤,合理宣泄,从负性事件中获取正面意义,取得良好效果。该文呈现了完整的哀伤辅导过程,可为学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在应对和处理此类突发事件中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悲与怨是中国古代文学最执著,最感人的情结,优秀的传世之作大率与之关联纽结。文章对古代各体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悲怨之情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归纳,并从心理学、社会历史以及哲学、宗教、文艺思想等诸多方面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宏衍巨丽 严峻剀切──文天祥诗歌美学价值抉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天祥的诗歌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哀伤祖国江山破碎,表明为国献身的志向。本文从上述三方面论述了文天祥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选》将赋按照题材分为十五类目,其中"哀伤"一目选赋篇数最多;"哀伤"题材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的《诗经》;"哀伤"赋选文无论在内容题材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极富特色,具有代表性;不同历史阶段哀伤赋创作的不同特征,既呈现了哀伤赋的发展流变,也凸显了《文选》"哀伤"赋选文的合理性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与<文选>在汉大赋的选择上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在"情"赋的选择上也显现了文学观念的共同性.二者取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关"哀伤"一类的赋及有关"志"类的赋.总的说来,刘勰选取的抒情性作品在数量上远远少于萧统,在质(情感取向)上也迥然有异.在文学的边界有些模糊的今天,更多包容地看待他们彼此的差异也许会有益于我们对文学的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9.
"忧郁"与"哀伤"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前者内涵远比后者丰富。艾兴多夫作品中的乡愁、对远方的向往、陌生感以及无聊之感皆超越了哀伤的层面而上升至忧郁的层面。前两者更多地包含了对宗教意义上的精神领域的无限渴望;而陌生感也绝不仅仅是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面对从未或很少接触过的环境及事物时的感受;"无聊"之感是一个被小市民的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各阶层人们皆会有的感觉,它会为一些人带来压抑、绝望甚至是毁灭。  相似文献   
10.
杨蕾  倪锡钦 《社会工作》2023,(1):22-39+105
经典的丧亲理论和研究,对丧亲者在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有着系统的论述。然而,失独者作为丧亲者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哀伤经验却与既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有所出入。作者采用参与式观察方法,并对20位失独者和5位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在哀伤双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结构视角,试图分析失独者哀伤经验的特殊性和重建生活的可能性,以及尝试建构起理解该群体哀伤历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失独者在失去面向与恢复面向上的哀伤经验不仅表现在心理与生理维度,还延伸到行为与社会交往方面。这些在不同面向与维度上的哀伤经验原本应该动态发展且向前推进,却因承受着来自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重压,以及面对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转型中的多重风险事件而难以启动,使得失独者经历着更为持久且沉重的哀伤期。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结构化视角下的哀伤双程模型”,为更加系统地理解失独者乃至高龄丧亲者的哀伤经验提供新的视角,进一步探索了理论模型在本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