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果迟 《老年人》2003,(6):36-37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云南发生了“马嘉理事件”———英国翻译官马嘉理在腾冲被杀。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为此对清廷虚声恫吓,大肆讹诈。清王朝内忧外患,表示妥协,乃派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烟台条约》,除赔款及增开商埠外,还答应派一名使者去伦敦,向英国女王当面谢罪。英国当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清廷打算将这名使者留驻伦敦,作为大清国派驻英国的公使。这样,对派驻的使者就必须有所挑选,要求具有相当的地位、才能和声望。时任福建按察使的郭嵩焘首当其选。中国要向外国派出长驻使节,这是破天荒的事。在一班守旧官员的心目中,“天处乎…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周恩来、毛泽东辞世以前,唐闻生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风云人物王海容作为优秀的翻译,几乎参加了这两位伟人与来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会见,在外交界乃至中国政坛崭露头角。她的倩影总是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身边出现,可以说见证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三年轻松读完北外五年的课程唐闻生的父亲唐明照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在大洋彼岸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十余年。母亲张希先出身华侨世家,曾是燕京大学“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先锋。他俩在异国结为伉俪。1943年春天,在布鲁克林区一家普通的产科医院,一位小女孩呱呱坠地,她就是唐闻生。  相似文献   
3.
鲁桥 《决策探索》2004,(7):16-17
香港的回归路,曲折、坎坷而又漫长。回首这条路上的艰难进程,邓小平的一道道足印将永远是这条路上的辉煌文字和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4.
王权淑平 《决策》2014,(1):70-72
有的外国政要善于搞“平衡”,谁都不得罪,但稍微有点侧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外国政要到访中国常常在国事访问之余前往一些著名高校进行演讲。这样的现象在国际外交史上屡见不鲜,并被冠名为“演讲外交”。  相似文献   
5.
崔述伟 《老年人》2014,(8):18-19
正袁南生,湖南益阳人。他的人生履历上有许多的"第一":湖南省第一批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文凭者;北大历史上第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的博士研究生;新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个博士和教授大使……缘起2014年新年伊始,我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发生纵火事件,十  相似文献   
6.
大凡对中国近代史有所涉猎的人。想必都知道一本名叫《中国近代史大纲》的小册子。其作者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南开、清华两所名校。提起蒋氏,就连一向孤傲自矜的狂人李敖也曾给出极高评价:“胡适之是给中国哲学史开山的人,蒋廷黻是替中国外交史导航的人。”  相似文献   
7.
29年前,富丽堂皇的荷兰王宫内,身着丝绒旗袍的丁雪松向荷兰女王朱丽安娜庄严地递交了国书,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中国外交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如今,在中国驻非洲的40多位使节中,又出现了三位美丽女性,在国际外交界格外引人注目。在这片酷热难挡、蚊虫、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肆虐的土地上,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便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化过程。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因西方国家影响引起的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中所占的较小比例,也忽视了西方国家现实影响力和潜在影响力的区分。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中国,继续维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至于用“半殖民地”概念来界定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这一研究路径在近代外交史研究中存在着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9.
10.
黄华 《中外书摘》2007,(11):4-8
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凌青说,黄华在任外长期间,取得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成就,如实现中、美正式建交,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这些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才实现的。(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